新浪财经

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这是个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30日 07:22 东方早报

  相对于升值还是贬值,更重要的是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和变动的不确定性———不能让对手知道你的底牌。

  陆前进

  在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很强的情况下,大家更多讨论的是人民币应该以什么样的步骤或方式升值。而中国银行研究员谭雅玲最近在中国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人民币升值已超出自我承受范围,并不利于中国经济的短期稳定及长远发展,因此政策管理层可考虑在合适时机采取一次性贬值对策”,使得对人民币汇率的讨论又掀起了一层涟漪。

  人民币到底应该升值还是贬值呢?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国际贸易的盈余。我国贸易项目的持续盈余,导致外汇供给增加,对人民币的需求增加,人民币有升值压力。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贸易盈余414亿美元, 4月份贸易盈余为166.77亿美元,虽比上年同期略有减少,但基数仍然较大。

  二是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由于人民币升值和中美利差倒挂,投机资本大量流入以获得高额利润。据北京师范大学钟伟博士研究估计,2007年我国热钱的数量有5000亿美元,到2008年底,我国的热钱数量将达到6500亿美元。大量的热钱流入将导致外汇供给大幅度增加,人民币升值加快。

  三是美元贬值。自2007年9月以来,美联储连续7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美元持续走软,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实际升值的速度减慢,通过人民币升值调节外部均衡将受到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四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由于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将升值,因此国内居民和企业尽量减少持有外汇,防止人民币升值带来损失,一旦他们获得外汇,会迅速结汇,这推动了人民币升值。

  五是中央银行冲销干预。由于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中央银行必须买进外汇,抛出本币,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必须进行冲销干预,控制物价水平上升,也维持了人民币升值的趋势。

  主张人民币应该贬值的理由主要包括:一是国内物价指数较高。由于通货膨胀,人民币币值相对下降,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国内货币应该有贬值的趋势。第一季度我国的通胀率为8%,4月份我国的通胀率为8.5%,这将推动人民币币值下降。

  二是国际贸易收支的变动。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国际贸易盈余有下降的趋势,如果这种趋势仅仅是开端,贸易收支以后将会进一步恶化,会影响贸易部门的发展和国内的就业。

  三是防范投机资本流入。因为人民币升值导致投机资本流入能够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同时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利率,投机资本还可以获得套利收益。几千亿美元的“热钱”一旦获利撤离,将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混乱和国家财富的损失。如果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度升值将导致投机资本面临较大损失,有利于防范投机资本大量流入。

  笔者认为,在短期内,人民币升值趋势难变,这主要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决定了外汇的市场供给大于外汇的需求,人民币有升值压力和趋势。目前我们还要控制通货膨胀和投资过热,人民币贬值,将导致价格水平的进一步上升。逆市场一次性大幅度贬值,如果没有外汇供求的根本变化,则将来可能会出现人民币报复性升值,可能会导致市场更大幅度的波动,同时突然贬值,也会受到国际社会更大的压力。另外,如果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内部失衡问题没有解决,贬值过后流动性过剩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一次性贬值有利于防止投机资本获得利润,使得投机资本的成本上升,这可能也是赞成人民币一次性贬值的最主要的原因。问题是人民币贬值后,能稳定住汇率吗?

  笔者认为防范投机资本最主要是增加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使得投机者承担的风险增加。增加人民币双向变动的频率,打破市场的单向升值预期,时升时降,幅度时大时小,不能让汇率跟着市场预期走。不仅要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更重要的是增加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这才有利于防范投机资本。

  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的那样:“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幅度,本来就不应该让对手猜到。如果对手知道你的底牌,肯定让对手赚钱了。庄家不能让赌客赚到钱,而要跟赌客去玩。”投机过程本身就是投机者和央行的博弈过程,投机者要判断汇率的走势,央行要打破投机者的预期,不能让汇率跟着投机者的预期走,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要增加,投机资本获利的不确定性也就更大,投机资本的成本相应上升。

  目前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存在刚性的套利机会,使得套利的风险完全落在国家的头上。从长期来看,完善汇率市场化的同时,也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市场化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汇率的市场化必然要伴随利率的市场化,否则利率的调整就要围绕汇率转,并且调整往往是滞后的。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资本流动非常迅速,任何套利机会都给投机资本以可乘之机。在资本项目管制逐步放开的过程中,汇率的市场化和利率的市场化要协调发展。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