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汶川地震不会改变宏观经济平稳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7日 03:21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左小蕾

  编者按:

  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在人们几乎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袭击了物产丰富、人口稠密的天府之国。

  惨烈的灾情牵动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心,不断升高的伤亡数字并非简单的统计信息搜集,其背后是众多瞬间逝去的生命。在死亡的背后是无数个破碎的家庭和终身难以平复的伤痛,更有为数众多的伤残者,地震留给他们的将不仅是肢体上的残疾,更有精神上巨大的创伤。

  温家宝总理当天就抵达灾区组织救援,全国各地在救难和医疗等各方面均给予灾区无保留的支持。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在余震不断的危险下率先进入核心区抗震救灾,新闻单位则24小时连续报道,就连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等地,献血的民众也围满了采血车,以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灾区同胞的支持。

  相对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如今中国已经有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足可在经济和财政上应付这样的天灾。另外,中国政府此次反应迅速,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就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入灾区救援,而且时时将第一手的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传达,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扬。虽然在应急机制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但相对于2003年SARS危机初期的表现而言,如今当局在反应速度和透明度方面的进步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重大突发灾害虽然往往会给一国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但这也是改进社会整体公共治理的好时机。在此次救灾中,政府表现好于以往,但非政府组织(NGO)的作用依然有待加强。在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国家,非政府组织在救灾方面往往有着多样化、灵活、迅速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可以与政府形成互补。如何有效的释放民间组织的发展空间,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属灾后经验总结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此次全民积极支持各界救灾,社会动员力得到了很大激发。假如可以借此良机继续加强社会团结,培养公民的责任感和现代意识,进一步推动政府的透明度和权力运作的规范化,则整个社会的治理结构必将获得更大的改善,而中国经济的转型也将由此而拥有一个更为坚实的制度基础。(谷重庆)

  汶川地震正威胁着众多生命,当前拯救生命是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这次波及半个中国的重大的自然灾害对中国经济的形势的影响,也同样被非常关注。此次举国震惊的自然灾害,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如何呢?我们将根据国际上巨大的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的一些记录,谈一些自己的基本看法。

  灾区所受的经济影响会比较大

  从短期来说,我们认为,局部影响会比较大。美国加州1989年和1994年连续发生两次较大的地震,都造成100亿美元以上的直接损失,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美国新奥尔良2005年的卡特尼娜飓风,整个地区几乎全部被淹没,几乎所有的人都流离失所。新奥尔良是美国主要的石油加工地,灾难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1200亿美元。当时新奥尔良的市长在公开场合猛烈批评美国政府,反应太慢,扩大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应该说,直到今天,三年过去了,新奥尔良从整体上还没有完全恢复元气。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