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低价能源:小便宜大陷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8日 10:41 南方周末

  只要通货膨胀有所舒缓,政府就应尽快选择时机考虑煤电联动和解除成品油价格管制。短期从低价能源中获得的小便宜,即使有,也会让我们陷入长期的能源陷阱。

  林伯强

  提价是抑制能源需求最有效的办法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首要任务就是要防止通货膨胀和节能减排。两者都关乎国计民生。节能减排需要推进能源价格改革,意味着能源价格上涨;防止通货膨胀则需要抑制能源价格上涨。节能减排和反对通货膨胀之间宏观政策的“两难”具体反映在煤电联动、成品油价格管制以及调控CPI上。

  在能源产能基本可以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推动能源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需求增长以及价格上涨预期。要降低价格上涨预期,就需要降低需求增长速度;要降低需求增长速度,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能源价格。

  只要能源价格不变,依靠行政手段很难抑制能源需求的增长。这几年的实践证明:在强劲的能源需求面前,行政对高耗能产业增长的无力是明显的。低能源价格体现的是高耗能企业的利润空间,是低效和不合理能源消费的基本动力。在强劲的能源需求面前,推动节能减排乏力也是明显的。

  进一步说,在目前物价整体上涨的环境里,能源价格管制造成能源相对便宜,必然促使消费者增加能源消费。其他商品都涨价,而能源价格不涨,消费者的选择就很简单:尽量增加能源消费;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甚至可以用能源去替代其他价格已经上涨的商品,放大能源需求的增长。

  一般来说,能源商品与其他商品存在替代或互补关系。投入的选择取决于相对价格,对生产过程的耗能选择取决于相对价格。因此,能源价格管制和节能政策是相悖的,会对节能减排产生负面影响。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超过14%,按目前的情况看来,如不能尽早解除能源价格管制,2008年用电量增长只会更高。

  由于能源的不可再生性,需求增长是价格上涨的原动力。由于能源有效替代的不确定性,需求的快速增长会提高稀缺预期,稀缺预期再推动价格上涨。所以,不需要真正出现能源短缺,稀缺预期本身已足够推动能源价格快速上涨。

  近几年国际市场上没有听说谁买不到石油,但石油价格还在一路上涨。今天的石油价格大概比2002年上涨了5倍,美元贬值和地缘政治显然解释不了如此大幅度的增长。油价上涨和石油的高需求增长不是简单的巧合,石油投机利用的主要是稀缺预期。因此,放大能源需求意味着更大的稀缺预期和价格上涨压力,成为今后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动力。

  不允许价格上涨不意味着低能源成本。行政调控是暂时性的,且带有成本,扭曲价格的行政调控成本更大。价格尽管不动,但是能源成本会通过其他途径体现出来(如排队加油、缺电减产),社会经济成本可能更大。

  而且,能源涨价的压力会积累,一旦放开,有可能出现价格涨得更快的情况。因此,由于常规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和替代的不确定性,要想不让今后的能源价格上涨过快,现在就需要提高能源价格。因为抑制能源需求增长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能源价格。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