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个发展中大国的理智与情感(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30日 07:17 中国青年报

  他请大家思考,奥运火炬传递与中国的西藏政策没有关系,金晶更非决定西藏政策的人,但敌对势力为什么还要通过袭击奥运火炬、袭击金晶来表达他们的抗议呢?

  在电视辩论时,王小东还提到WTO规则中的“交叉报复”。这是法学博士成晓霞最早在博客中国的座谈会上提出的观点。“我们完全有权选择最方便的抵制对象。一个国家的A部分冒犯了我们,我们也许够不着那个A,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那个国家的B部分进行报复,以对那个国家施加压力,这就是国际法中‘交叉报复’的原则。”王小东说:“WTO就明确认可在国际贸易关系中采用这个原则,这个原则用到其他国际矛盾中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抵制思维”的支持者大多是年轻人。

  一位“80后”给本报来信:在一段时期内不去家乐福购物,这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抵制活动。网民只是在选择“用脚投票”——用自由购买商品的权力来表达不满,而不是“用脚踢人”——去破坏社会公共秩序和他人的合法财产。面对西方嚣张的反华言论,如果连这种表达都没有,也太冷血了。

  “不抵制思维”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著名学者,薛涌。他在一篇博文中写道:后发国家的经济崛起可分两种模式:一是自力更生模式,特点就是通过产业保护发展民族工业,并立足于本国市场。另一则是有求于人的模式,它强调进入世界体系,以国际市场为经济发展的基点。这两种模式,需要两种民族文化心态。一是干什么只图自己痛快,民族主义精神强烈。二是该弯腰时就弯腰,把别人接受自己当作发展的首要条件。

  中国已经放弃了第一种发展模式,但我们毕竟在其中发展了将近30年,有一套为这种模式所滋养的文化,即便是“80后”,也是被这种文化所培养。同时,再加上近代的惨痛历史,民族自尊心格外地强。动不动就有受辱的感觉,动不动就要给人家“一点颜色看看”。薛涌说:“抵制家乐福就是这种心态的表现。”

  “不抵制思维”,在学界得到了更多的共鸣。“西方媒体有失真的报道,必须加以辩驳和指责。但由此上升到批判一个国家或者某公司,或者用一个整体化的‘外国人’、‘西方媒体’来描述,这就好像要做一顶给一万人戴的大帽子。”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说,“在这次抵制事件中,我看到很多网民有一种整体性思维下的含混、模糊逻辑。”

  4月1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一些专家表示,在全球化背景下,“理性对待”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

  情绪之后是理智

  面对中国民众的强烈情绪,法国政府开始行动。在一周时间内,法国先后派出3名特使前来访问。

  其中,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行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接谈到了抵制家乐福事件,他表示理解中国人民的感情,但不赞成任何形式的抵制,既反对抵制奥运,也反对抵制法国企业,“因为抵制就意味着决裂”。

  对法方的姿态,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也作出了回应。4月22日,商务部出来表态,“家乐福等一些企业表态反对‘藏独’、支持北京奥运会,我们对此表示欢迎。”

  4月25日,家乐福中国区媒体经理陈波告诉本报记者,家乐福中国区临时取消了“五一”促销活动。“这是为了表达对目前中国广大民众情感的充分理解和高度尊重。”

  事情似乎在走向平静。在网上,一位网民发帖《我为何停住了抵制的脚步》赢得很多点击。他陈述了自己的五大理由:

  一、一个国家赢得尊严的必要条件是强大的国力。强大国力只能从稳定的社会秩序中来。一旦大范围的抵制和抗议,势必破坏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

  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相互依存、互利互惠已成基本规则,盲目地抵制某个跨国企业或产品,可能损害的是本国利益,也会影响本国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

  三、敌对势力在这一时刻借西藏问题发难,不是偶然的。因此,我们不要盲目过激,干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四、我国已树立起了稳定、开放的国际形象,一旦因为盲目抵制和抗议,破坏了这样的形象,我们将损失惨重。

  五、西方敌对势力施加这样那样的压力,使出这样那样的花招,不希望我们办好奥运会。而办好奥运会,不让他们搅局,就是最好的回击。

  4月28日,在本文截稿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题客网,进行了一次2.4万多个样本的民意调查,在回答“怎样对待此类问题对解决问题最有帮助”时,高达85%的人选择了理性,其中45.40%的人认同“应该持理性分析的心态”,39.28%的人认同“站在全局考虑问题的心态”。同期调查显示,公众认为“最应该避免”这样3种情况:“反应过激”(64.74%)、“使用方式不当”(56.95%)和“过分忍让”(46.49%)。

  4月24日,黄宇又收到了一封邮件,《五一一定要做好准备,不要去家乐福门口聚集》。文章开头就说:“网上到处是抵制法国家乐福的文章,我也支持抵制,但大家是否想过这背后隐藏的巨大阴谋?”文章呼吁:“小心中了奸计!”并建议“不要去闹事,不要去打砸,不要去焚烧法国国旗。”

  黄宇说,看完这封邮件,感觉身边一度表现得非常激愤的同事,其情绪也慢慢地平静下来。

  也许,这就是家乐福事件的尾声——一个民族的理智与情感,在澄清的底线之上,再次选择坚强的和谐。

  时间永远在向前走,中国人也是。

  100天后,各国朋友将自远方纷至沓来,北京——欢迎你!

[上一页] [1] [2]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