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住房补贴:补人头还是补砖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 12:00 解放日报

  对于住房政策的制定,我有一种担忧,我们究竟是该依照科学原则,还是一味地被舆论所引导?民意本来应该是制定政策的标准之一,问题是,我们现在的媒体能不能很均等地反映民意?事实上,尤其在网络上呼声较大的,往往是白领、中层等。他们掌握着话语主导权,会将舆论往他们想去的方向去引导。如此多的人,不断高声疾呼,让我们买房!买房!因此,经济适用房才变得这么受关注,哪怕理论和实践其实早已证明:把现金直接发放给受助者的补“人头”,远远好于以经济适用房等实物进行救济的补“砖头”。

  本来,按照社会福利的基本原则,住房保障应该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经济适用房的条件哪怕是最严格、最苛刻地执行,能帮助到的也不是最需要帮助的人。这是经济适用房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因为能考虑买房的人,已经不是最困难的;而买下来的时候是穷人,不代表后来也是穷人;此外,穷人聚居会形成贫困陷阱和穷者愈穷的恶性循环等,这些道理已有充分的证明。

  那么,白领为什么特别迫切想买房子?是因为当前国内租房确实不够方便。本身从住房市场结构完善的角度,从促进劳动力流动的角度,我们都很需要一个发达的租赁市场。国外有研究指出,刚毕业的人过早买房子,对个人职业发展很不利,会被局限在住所周边,不敢跳槽,更不敢流动到别的城市,即所谓房产陷阱(homeowner trap)。然而目前中国的租赁市场并不完善,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在房价上,导致房价居高不下。如果能让租房有安全感,可以作为一个住房的选项的话,那么买房的很多难题可以迎刃而解。当然这需要做很多组织制度建设,包括租房的人如何落户口、子女如何就学等等。

  需要明确的几点是:一、中国住房已经不纯粹是总量不足的问题,而更多是分配问题;二、平抑房价要从发展租赁市场,尤其是公共租赁市场入手;三、限价房会导致价格信号失真,各方都无法知道市场真实情况;四、以发放住房补贴的形式来帮助低收入者不会引起大的市场房价和租金上升。

  很多决策者也知道补“人头”相对于补“砖头”的好处,但特别顾虑补“人头”会进一步抬升房价和租金。其实,保障对象的住房需求属于较低端的住房需求,不会对普通商品房造成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经济学上有句话,需求创造供给。低收入者现在很难从市场上租到合适的房,表面上看是供给不足,实际上是有效需求不足。如果政府能切实增加这部分低收入者对住房需求的实际支付能力,就可以引导这相应的供给被创造出来,大量闲置的存量房资源、特别是老公房都会被盘活起来。这样,就与发展公共租赁市场结合起来了。

  我作过一个简单的估算。以上海这样的城市为例,1500元/月基本可以在中环附近城区租到较理想的二室住房,1年就是1.8万元。假如一个城市的住房最困难家庭约有10万户,对这10万户家庭的房租实现全额补助,需要18亿元。更何况实际不需要全额补助。以平均每户补贴租金一半为考虑,18亿元可以每年帮助20万家庭大幅度改善住房状况。如果用于建设60平方米户型的经济适用房,18亿元财政资金仅够支持建造1万套(以每户每平方米补贴3000元为计算),10年180亿元(静态)投入才能供应10万套经济适用房,而且更大的问题是,这10万套又给了谁?每户每平方米3000元的补贴只够把当前上海市区平均10000元/平方米的市场价格拉到7000元/平方米的优惠价,或者郊区的8000元/平方米拉低到5000元/平方米。即使是后者,对于真正的低收入人群仍然是解困无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