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数据显示宏观调控效果初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7日 09:26 东方网-文汇报

  昨天公布的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符合宏观调控预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表示,未来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即继续回落和调头向上。面对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要做好两手准备,既要防止经济增速回落过猛、价格持续上涨,也要防止增速反弹。防止价格持续上涨,还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增速回落符合市场预期

  李晓超说,从统计出来的指标来看,一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朝着宏观调控方向的预期发展。

  首先,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偏快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第二,经济运行质量比较高;第三,经济结构调整有新进展。此外,贸易不平衡和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昨天公布的宏观数据基本在市场预期之中,中国经济仍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至少应保持不放松,因为一旦放松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对此,李晓超点评,“表明去年以来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是正确、及时、有效的。”

  价格仍面临上涨压力

  虽然3月份CPI同比增幅较2月回落,但是业内认为,单月数据微幅回落不应被解读为通胀问题已经结束,通胀仍有可能在4月或5月再度抬头。李晓超昨天也承认,当前价格形势面临着上涨的较大压力。

  对此,海通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李明亮认为,3月份CPI增幅略有回落但仍偏高。值得关注的是3月PPI上涨8.0%,创下新高,上下游环节的相互传导作用已经在发生,需要警惕上游的涨价压力继续向终端传导。

  即便是在食品价格方面,未来也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如发改委最近批准牛奶、食用油以及餐馆食品价格涨价,此举将开始影响CPI中的食品指数。政府现在正面临批准其它食品饮料生产商和销售商类似提价申请的压力。世界粮价上涨也可能会对中国粮价产生心理影响。因此,政府必须防止粮食接过猪肉的接力棒。

  需防止经济“硬着陆”

  目前在防范通胀压力的同时,也要防范经济下滑的压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指出,这是最近国家第一次提出防止经济下滑,说明国家也在警惕经济的“硬着陆”。

  孙立坚分析说,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的最大风险在于“硬着陆”。一方面,如果政府为了防止国内的通胀,继续采取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就存在着一个风险,即一旦紧缩的货币政策与美国经济放慢叠加在一起的话,有可能使得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大幅度地放慢,甚至出现“硬着陆”。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过度从紧,对企业来讲意味着融资直接成本的上升和竞争力的减弱。因此,政府在考察宏观调控效果时,必须综合考察企业利润、能耗、就业等附带指标,不能简单地从GDP和CPI数据中推断经济运行情况。

  此外,一季度GDP增速10.6%,通胀率为8.0%,虽然经济增长回落,但仍属于快速增长范围,且通胀率还是低于GDP的实际增长率。按照学界认识,只有当通胀率超过GDP实际增长率时才为“滞胀”。因此,目前还没有出现市场担心的“滞胀”。

  本报记者 张晓鸣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