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300亿元从哪里圈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14:07 《理财周刊》

  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设计预算成本高达300亿元人民币,钱还不知从哪里筹,据称已经花掉的钱就已经超千万了。今年,中央财政批准盖廉租房财政预算只有68亿元,现在给死去的“圣贤”们盖庙吹法螺就要求批300亿元,这事能行得通吗?

  文/ 本刊记者 江南 实习生 程亮亮

  打文化牌、甚至是文物牌,唱经济戏,已经成为中国很多地方的“首席致富路径”。

  各地纷纷开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纷纷翻阅历史书籍,试图找出当地历史上的哪怕是一点点的历史事件,文化渊源。因为这一切都将可能变成骆绎不绝的旅游人群,而这一切都将最终变成白花花的银子,充实当地政府的GDP。

  项目未批花费已超千万元

  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设计预算成本高达300亿元人民币,而且该预算还是基于2004年的物价水平。所以整个文化标志城如若真的建成,300亿是肯定不够的。关键是,300亿元还不见踪影,已经花掉的钱就已经超千万了。

  据“标志城”项目有关人员介绍,此次在全球范围内的创意规划方案征集奖金设置就高达900万人民币。而付给那些大学等科研院所用于“可行性论证”的费用也是超过数百万元,这么巨大的金额对于文化标志城拟所在地济宁而言显然是难以支撑的。就算放在山东省,山东9700万人口要人均纳税300多元,才够300亿元。资金出现问题,于是山东省政府向中央提出将中华文化标志城纳入国家预算的想法。这一切很显然违背了中央对于该项目的量力而行的批示。

  另一个悖论是,中国即使要造一个历史文化“标志城”,为什么要在山东济宁?

  如果因为它是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那么,中国可以找到这种说法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上到黄帝炎帝、中到秦皇汉武、下到诸葛亮关公,谁不能体现中华历史文明?即使在山东境内,回头泰山要造个“封禅台”、曲阜更是要盖“大孔庙”,谁不能名正言顺地向中央伸伸手?

  大家都知道,今年中央布置给全国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设以廉租房为代表的住房保障体系,然而,这么大的一个目标,中央财政仅安排了68亿元建设资金,比去年增加17亿元;可想而知,给全国的“活人”盖廉租房只用68亿元,给那些死去的“圣贤”们盖庙吹法螺,能批准300亿元吗?

 [1] [2] [下一页]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