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财政改革为何让总理动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9日 11:08 深圳商报

  本报特派评论员 苗凡卒

  昨天,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闭幕之后,照例是每年两会的压轴大戏——总理记者招待会。温总理说话的特点是语速平缓,声调平稳,很少有慷慨激昂的时候。可是,在回答记者有关政府机构改革的问题时,温总理突然变得有些激动,语气不仅铿锵,而且激昂。

  是什么问题让温总理为之动容?

  原来,这个问题是财政体制改革。温总理的原话是这样的:“我想讲一个公共财政的问题,这是很少涉及的问题。我们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使公共财政更好地进行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好地改善民生和改善生态环境。”说到这里,总理的语调变得深沉,“其实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最后,总理抬高声调,坚定地表示,“在这5年,我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

  作为一个国家的“大管家”,要落实治国理政的宏图大略,总离不开一个“钱”字。所以,温总理对财政改革格外关注应该是意料之中。但是,当听到他用惊心动魄这样的词来形容财政变革的历史,仍然让人感到一种震撼,这既表现出了财政体制改革的难度,也体现出了推动财政改革的决心。

  那么,我们的财政体制到底存在怎样的缺点呢?其实,在近几年的两会上,财政改革的问题一直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之一,不合理的财政支出比例已经明显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比如说,在我们的财政支出中,政府的行政支出占到其中的四分之一,使得我国的行政成本高踞世界第一。比如说,我国近几年的民生支出增幅很大,但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仍然偏低,去年一年,各级财政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福利三项开支总共约6000亿元,相当于财政总支出的15%,而在美国,去年同样的三项开支约为1.5万亿美元,相当于政府总支出的61%。又比如说,我们的财政预算编制方式不够完善,支出项目没有把养人和办事的经费分开,导致行政经费挤占办事的经费,让政府花了钱却办不成事。

  表面上看,把不合理的财政支出比例调整一下,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但事实却远没有这么简单。我们都知道挣钱不容易,其实,财政要把钱保质保量地花出去,也不容易。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财政开支当中对于医疗卫生的支出是偏低的,但是,要让这个比例涨上去,作为硬件,首先要建立起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为软件,首先要建立起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然后,这笔钱才可能花出去。现在,我们的医保制度已经先后拿出了九套方案,仍未最终定案,这就是花钱的难度。全国如此,地方亦然。像深圳,为了改善社区服务,愿意花钱购买社工服务,但是,在就业市场上,我们尚找不到足够数量的合格社工。

  可见,财政体制改革的难度不仅在于财政本身,而在于我们的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同步搭建。相比起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一个与公共财政相配套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是更大的工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温总理才会为财政体制改革而动容,才会决心拿出五年时间来完成这件工作。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