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主流与非主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3:34 华夏时报

  南山李

  《世说新语》是本有趣的书,记载了许多南北朝时期的遗闻轶事。书中有个王戎,就是那个老婆与他“卿卿我我”的人。他本为“竹林七贤”之一,却诗文无成,趋炎附势于司马氏,官至司徒(相当于总理一级),从此琅邪王氏历经七个朝代,成为600年间第一豪门(王羲之就是他的后裔)。有钱又有权,王戎同学的老婆自然对他爱不够,常称他为“卿”,他觉得肉麻(搁现在都肉麻),他老婆却撒娇说:“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就这样一直卿卿我我下去了。有关他的事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王戎小时候,和一群孩子出去玩,远远看见前面道旁有一棵李子树,果实累累,孩子们都去抢,惟独他不动。旁人问为何,他说李子长在道旁而依然果实累累,一定是苦李,后一问果然如此。

  看到这则故事,我关心的不是我们的“模范丈夫”王戎同学,而是路边的李子。李子有苦有甜,王戎同学若是诗人,是做甜李还是苦李?这于他可能不是问题,他只看到了李子的功用性一面,对于苦的李子他看都不看,证明他是个标准的醉心于功名利禄的官场中人。那么倘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是做甜李还是苦李?甜李是大多数,主流;苦李是少数,非主流,艺术家应进行主流的创作,还是非主流的创作?

  每年的3、4月份文化界都很热闹。3月26日是海子的忌日,4月11日是王小波的忌日。每到这一时间,便有许多纪念文章出现,就好像清明要有咏春,重阳要有颂老文章出现,否则就觉得缺了点什么一样。有意思的是,海子与王小波现在广泛被大众谈论,生前可是寂寂无闻,或者说他们进行的正是非主流创作,他们都不是“武林正宗”,海子毕业于北大法律系,王小波是学商品学的。

  海子的作品长期不被人们理解,他是一个奔走于小城昌平和北京的人,在两个地方都找不到自己的家,只好让自己的精神处于中间状态。他过的是一种边缘的生活,精神也处于边缘状态,他来自并讴歌深厚而贫瘠的大地,和大地上的村庄、村庄周围绵延的麦地血肉相通,他一生都在歌颂自然。正是如此,他的诗歌才焕发出一种不一样的光彩。

  王小波被人们称为“文坛外的高手”。“王小波一生酷爱自由,不懈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写作和自由的生活方式”,他曾说:“自由是一个最美好的词,一个最美好的价值。”他是体制外的旁观者,也长期不为文坛所知,“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他以独立的思想、天马行空的想象为我们奉献了一篇篇浪漫主义作品。

  不说全部,至少大部分艺术家在创作时都是进行非主流的边缘创作。凡高的一生自不必说,莎士比亚生前更是边缘得可以,直到现在我们还不知道此人的庐山真面目(有人认为莎士比亚并不是英国沃特福德郡的威廉莎士比亚),他的作品被认为离经叛道。卡夫卡,他的理想是把自己关在地下室中写作,到吃饭时有人送饭,他终生未婚,死前邻居只知道他是个瘦小的保险公司小职员,后代卡夫卡研究者要感谢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朋友(要不是他的朋友,文学史上就没这号人物)。博尔赫斯在当图书管理员期间写下了一系列著述,当他要辞去这一工作时,图书馆“高层”正考虑是否要提拔他当N级以下的某副职(管理两三人,相当于学生时期的小组副组长)。这些人虽然居于,或对立于社会的一角,却以艺术作品成为时代的先知,民族的象征。

  梵高的画作屡屡拍出天价,电视台的主持人引用海子的诗句以显示自己有文化,连楼盘都打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广告彰显居住者的品位,王小波更涌现出无数拥趸,文化周刊纷纷做他的专辑,他们进入主流了。苦李子变成了甜李子,对此,也许,正如《圣经》所云:那凡是他所应该得到的,迟早会交还给他。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