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乘邮轮 情陷地中海(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13:28 华夏时报

  巴里:“后鞋帮”上的宝石

  如果说意大利是个大皮靴,那么巴里就是这只精致皮靴后鞋帮上最璀璨的宝石了。转天上午,我抵达了这个濒临亚德里亚海、通向巴尔干半岛和东地中海的主要港口。其实,巴里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已经是海上的枢纽,希腊拜占庭、巴洛克、阿普利亚、罗马,这些不同时代的统治者都在当地的建筑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下船后,不到10分钟的脚程就到了港池大门,跃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老的石砌城墙,饱经沧桑的外貌折射出巴里城悠久的历史,古欧洲的层层拱门、狭小街道和广场依然是这里的特色。走在其间,仿佛漫步于时光隧道,恍惚间游历了几百年的历史。

  并没有在旧城区停留过久,一小时的颠簸后,我来到了“石屋”之城马太拉(Matera)。这是世界上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遗产的遗址。据介绍,这些洞穴从新石器时代直至1952年都有人居住。也许凡是与历史相关的东西都会显得尤为厚重,每经过一道“石屋”,怪异的氛围总让人毛骨悚然。其实,这里的装饰极为简单,旁边象征当地文明的“岩石教堂”,比起北欧的岩石教堂,少了些许的新锐设计感,多了几分历史的典雅味道。

  这样一处仅存无几且值得追思之地当然是电影大师们的追寻所在,梅尔·吉布森执导的《耶稣受难记》就是在这里拍摄的,据说“石屋”之城跟耶稣当年生活的环境几近相同,梅尔率整个摄制组在这里整整折腾了10个星期,对罗马人、犹太人从衣着、器物、建筑到饮食习惯,甚至走路和说话的方式力求还原耶稣受难时的年代。电影真实的再现,也算是这些信徒们对自己信仰的虔诚祭奠,只是影片为了表现耶稣所受的痛苦,直至摄制组人员几乎全部为此受伤,站在“石屋”边,想到这些,让我不得不为他们肃然起敬。

  MSC Poesia:地中海的梦摇篮

  隔天下午,终于迎来了登船的时刻,我知道,即将开始的是索菲亚·罗兰当年最爱的旅行方式。眼前巨大的邮轮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突然想到了“泰坦尼克”,还有海上钢琴师那一生的居所。于是迫不及待地赶快上船,搜寻电影中的片段。

  虽然没有电影中的场景,但这艘名叫MSC诗歌号(MSC Poesia)邮轮的设计却着实吸引了我。优雅、高贵的意大利气质扑面而来,名贵的布料和精美的艺术品都在朴素而高雅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抢眼,在如今这个重视“设计”的时代,风格成为最为凸显的代名词,而这里意式的舒适和古典已经为我的海上长假完美地提供了栖居地。我的客房是露台套房,宽大的房间让我能在公海上航行的整整一天时间里安静地看自己喜欢的书,或者站在宽大的露台上,迎着海风,看潮起潮落、日升日降,当邮轮起航,方才深刻意识到,原来人真的是来自大海,长时间面对,让我产生了无尽的亲近感。

  伊斯坦布尔:最后的涅槃

  邮轮行进的最后一站就是伊斯坦布尔,这里将是停靠时间最长的站点,一早初升的太阳还没睁开惺忪的睡眼,靠岸的汽笛就已经响起。我走下船,呼吸着独属于亚欧大陆交界处的湿润空气,暗想:来到了土耳其,又怎么能不感受一下土耳其浴呢?

  相传,举世闻名的土耳其浴利用了浴室内的高温,让人大汗淋漓,再用温水或冷水淋浴全身,达到清除污垢、舒活筋骨、消除疲劳的作用。我去了一家有450年历史,名为Turkish Hama的浴场。整个土耳其浴分三步,第一步蒸,第二步洗身,第三步橄榄油全身按摩。这三步可不像写的那么简单,独特的手法着实让我受了一番“苦”,但走出浴池后全身轻松自如,一身的舒爽,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让我不得不佩服土耳其浴确实名不虚传。

  未尽的总是最美的,我蔚蓝色的假期就在汽笛的阵阵轰鸣声中悄悄溜走了,记忆中的碎片在再一次的遗憾中继续粘结着,当我再次回味,方才意识,似乎我已经爱上了海上的这种旅行方式,放松、自然、宁静,让人释然。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