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两会热议《劳动合同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 14:53 中国网

  企业难解人力资源成本增高之困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历经两个月磨合期。众多企业如临大敌,斩断工龄、重签合同、解雇、清退……,花招迭出。造成企业躁动纷纷的本质原因其一是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解误读,其二是出于成本、责任等多方的考量而对新法产生的恐惧与抵触心理。

  国家相关部门多次解释,《劳动合同法》促进和谐用工,有利于企业长期规范发展,促进企业稳定及劳动者对企业的忠诚度。而无固定期限合同也绝对不是“铁饭碗”。但企业的躁动并未停息。且规避手段花样翻新,不断升级。造成的结果是,直接损害了员工的利益。与新法立法本意背道而驰,而五花八门的规避手段也证明了新法存在的漏洞与字面疏忽。无怪两会期间,《劳动合同法》又成政协委员炮轰焦点。昔日女首富张茵炮轰无固定期限合同提高企业成本,影响企业发展,更会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多数代表也提出了对新法的质疑,更有人大代表撰写八问《劳动合同法》的议案,指出新法多项规制的纰漏之处,并提出中肯建议。

  当一个企业对新法做出反应的时候,可认为该企业敏感,但当大多数企业都站在了新法的对立面时,就不得不深究是否这部法律出了问题。两会代表的炮轰,不光代表了企业的利益也代表了劳动者的利益。新法加诸企业最大的束缚即成本增加,珠三角地区退隐潮,数千工厂倒闭。劳动力价格快速成长,中国廉价用工环境的改变与外商撤资,种种现实问题,使企业提出:《劳动合同法》只是劳动者的保护伞,国家将责任风险过大转移到企业,企业难以承受。

  与此同时,一些早与国际接轨的中国企业已经求救于专业人力资源外包商为其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在欧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除了公司核心业务外,常规事务性的业务基本使用外包。在中国,多数企业初涉外包,旨在降低成本和聚焦核心能力。据了解,在中国人力资源领域享有盛誉并成功帮助多家中国顶级企业重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独创“新人力”理念的易才集团,其业务面辐射全国,在中国60多个大小城市包括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均设立了服务网点。其业务人员称: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众多企业普遍对人力资源外包这一领域产生了极大兴趣,在一些偏远地区的网点也有不少当地企业进行业务洽询。此外,易才集团的劳务专家还致力于为企业答疑解惑,在全国各地举办的讲座场场爆满。可见,新法的确对中国企业的经营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法的规制如“鞭子”一样,赶着中国企业竞争重点从廉价劳动力转变到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

  不否定新法的促进作用,但国家立法部门也应考虑,新法的过渡是否太快,中国廉价劳动力成本的现状不是一夕即可扭转的,过于理想化的法规不能与现实接轨。太过以世界发达国家的法律标准要求是否给中国企业过大压力,而当这些压力负担又从企业转嫁给劳动者时,这部带着“福音”的新法,也必将应了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言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害,转成令企业与劳动者双重抵触的“噩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