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商业竞争中的农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10:11 中国经济周刊

  刘书宏

  有一年,作为广告人的我代理的一个高档产品在城市的销售额下降,怎么做广告也无法挽回局面,我那天才的商人客户立刻想到了郊县,于是,我们的广告随着客户的店铺一起到了城郊,万万没有想到,销量的情况居然比市区要高出许多。面对喜笑颜开的客户和大把花钱的城郊农民,我心生不少想法。

  农民兄弟,你为什么要花上千乃至几千块钱买这些本来就没有什么道理的“高档产品”呢?好不容易赚到手的钱,转眼就让别人赚走了,也许这钱是征用土地的钱,也许是种植大棚蔬菜的钱,也许是贩卖粮食的钱,最后却经不住廉价和庸俗广告的诱惑,轻而易举地就花掉了。

  农业是个简单的问题,有时候却又令我们如此费解。大多数农民其实连被别人将钱赚走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根本就没钱,他们只有农作物,而我们的社会天生就对农作物心存轻视,尽管我们没有农作物就无法人模人样地活下去。

  当农作物变成商品,有了粗加工,有了鲜艳的包装,有了广告的时候,它才能得到我们的认可,而就在这个过程,农民的劳动就成了毫无价值的东西。而参与这个过程的每一个人的劳作就成了有价值的劳动。

  如果你花四块钱买一包薯条,你想过没有,在农贸市场,花四块钱,足可以买一兜土豆。即便是蔬菜涨价,土豆也是很便宜的。在农家,就更便宜了。可是,土豆变成薯条之后,就很贵了。

  让我们来算一算,我们的薯条款的支出情况,以此来了解这么巨大的利润是被谁赚走了。你去一个快餐厅花四块钱买了一包薯条,如果这家快餐厅正在推行新的季节广告促销,请了一个足球运动员或者是歌手拍摄了一则电视广告在电视台播出,那么,这四块钱中有五角钱给了这个名人,一元钱给了电视台,两角钱给了广告公司,广告公司的两角钱分别给了摄影师、文案、导演、行政人员以及税收,一元钱给了店铺支付装修费,一元钱给快餐店老板当作利润收起来了,两角五分钱当成店铺的管理费用和招待费,五分钱支付店员们的工资。

  从你的口袋里掏出的这四块钱就这样被瓜分光了,或者你会问,这当中怎么没有买土豆的钱。其实在这个流程中,土豆款就忽略不计了,非要计算的话,那就是你买薯条的四块钱中,只有一厘钱或者一厘以下的钱给了种土豆的农民。就目前的状况,在中国的不少地区,这钱不足以让农民过基本的生活,所以他们得背井离乡出来打工,参与和薯条相关的工作。比如,打扫人们吃完薯条后的餐厅,或是擦拭快餐店所在的楼宇的玻璃。

  这就好比,有一天一个美国商人闯进我家,用一个玻璃球从我女儿手里换走了我收藏的清代瓷器;又有一天,一个英国人闯进美洲大陆,用玻璃镜子从印第安人手里换走了他们的钻石。

  农业本身没有罪过,因为农业没有广告,没有文化附加值才显得无辜,就是因为无辜,所以才有罪,因为文化被垄断,文化成为特权,你要写文章就得先加入作协,你要画画就要加入美协,你要想在某个领域做点什么,你得先得到权威的认可和吹捧。如果你得不到,你只能去种玉米,去种土豆,种那些城里人需要的粮食,你所能做的加工就是将你的农作物洗干净,然后廉价地卖出去。

  入世以后,美国老农带着他们的农产品来了,日本老农也带着农产品来了,我衷心希望他们全都是文盲,这样我们就好过多了。可他们大多数都不是,都挺有文化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