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应对通胀大胆加息并不足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07:49 南方都市报

  马红漫

  在每年两会期间,有关经济政策的讨论历来都是焦点话题。而今年在既定的从紧货币政策基调之下,各界讨论的焦点则集中于如何选择具体的从紧政策工具上。其中,是否要采取进一步加息措施成为了近期重点的争论内容。

  货币政策制定的“当家人”、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利率仍有上升的空间,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却颇具“艺术性”,需要考虑其利弊因素;而与这一观望态度形成对比的是,待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则明确地呼吁,央行落实从紧货币政策需要“大胆加息”。单纯依据教科书的条文,既然宏观经济出现过热迹象,既然从紧的货币政策基调既定,那么动用加息这一价格杠杆可谓是顺理成章。但正如成语所云的“过犹不及”,宏观调控政策同样也需要讲究一个“度”字。事实上,任何经济实体的运行都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现实事物,利率水平绝非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简单数字,它的微妙变化和效果累加,将会让现实经济生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也正是加息的“艺术性”所在。

  不妨先做一道算术题:从2004年10月29日本轮的第一次加息开始,央行共先后10次上调存贷款利率,尽管每次最多27个基点的涨幅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累积的影响已经颇为深远。以总额40万元,期限为20年的住房按揭贷款为例,按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算,2004年五年以上贷款利率为5.76%,每月需要还款2810.62元,总还款为674548.33元,而2007年12月后贷款利率达到了7.83%,每月需还款为3303.56元,总还款为792855.50元。相比之下,历次加息最终累积的总还款额增加近12万元。更加形象地讲,历次加息的结果相当于让购房者的开支负担又增加了一部轿车。

  “十次加息,损失一部轿车”,这对于任何一个工薪阶层而言都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已有的加息政策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更为关键的是,尽管房价一直畸形高企,但在“居者有其屋”传统理念和改善居住水平的合理愿望推动下,中国百姓从来没有放弃拥有一套属于自己房子的梦想。正如前面所言,经济实体都是有机联系的,为了攒更多的钱作为买房的首付款,或者说去主动成为“房奴”,让百姓不得不节衣缩食压缩其他的开支消费。其结果是,一方面让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难以建立起消费拉动的良性机制,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始终无法摆脱;另一方面,一旦物价出现向上波动,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就变得极为突出。

  令人遗憾的是,后一种情况从去年开始明显地突出化了。由于肉蛋禽等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居民对于食品类需求的刚性开支压力激增。“攒钱买房子”的愿望与食品价格上涨形成双碰头,最终导致居民对于一年来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抱怨不断。更为关键的是,很多资深的经济学者似乎并没有从肌理深处去分析物价上涨的实质,而是简单化地开出了“涨价即加息”的药方。试问,加息之于因肉蛋禽供给不足推动的物价上涨,究竟意义何在?加息能够增加猪肉、鸡蛋、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供给吗?更何况农产品价格上涨还具有一定恢复性上涨的理性需要。显然,作为总量调控手段的利率政策对此束手无策。不仅如此,加息在让房奴负担加倍的同时,甚至因为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资金成本,最终反而减少了相关产品的供给,成为推高食品价格的原因。加息实为南辕北辙的建议。

  其实,教科书中应对宏观经济问题的手段往往是僵化的。现实中任何经济政策的选择都必须遵循一个人性化的原则,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那就是要尽可能多提高百姓的实质性收入水平和福利水平。目前看似巨大的物价上行压力,对于百姓生活的冲击其实主要集中在房价和食品价格两个领域。对此,百姓需要的是针对性的产业调控措施和财政保障资金的投入。与之相比,继续所谓“大胆的”加息举措,最终也不过只是让建议者赢得形式上的胜利而已。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