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竞合的大国气象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19:44 中国经济时报
-包月阳 在500万分之一的中国地形图上,大约3/4的国土以黄褐色为主调,1/4的国土以绿色为主调。刨去黄褐色中的小部分“绿洲”,中国国土约有2/3是山地和丘陵。青藏高原向东南延伸出若干条山脉,形成了西高东低的地势,河流也大多呈自西向东的流向。青藏高原这座地球上最高的屏障阻断了本该长驱直入滋润中国西北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形成了中国西部大片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中西部的大片山地以及远离海岸线又使其与外界交流相对不便。 中国的这种地理格局一直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直到21世纪的今天。即使在中国整体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最近几年,资源禀赋的差异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缩小地区差距的努力已经持续多年,目前中国各地区发展表现出的差异仍远远多于相似的特质。 不过,差异或差距已远远不能描述中国当下的区域发展格局。当中国经济时报的数十名编辑和记者研究了过去几年尤其是2007年以来的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刚刚确立的新的发展思路后,我们发现,以十七大后各地新组建的党政领导班子开始施政为标志,中国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大江南北、大河上下,正在展开一幅地区竞争与合作的壮丽画卷,这幅画卷体现出一种宏大、丰富的大国气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2004年-2005年,中国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区域增长重心向北转移,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区域产业分工有所深化,区域合作步伐加快。2006年-2007年,这些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这两年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将对今后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首先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及迅速崛起,然后是2007年中央相继批准成立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四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上此前中央陆续出台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们似乎可以说,中央已经基本完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布局。 在此总体布局下,地区之间的竞争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 国外研究者一般认为,中国实行的是政治上的集权、经济上的分权体制,经济上的分权主要是指财政的地方分权。财政上的地方分权是多年来地方竞争的重要内在动力,这种地方竞争又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事实上,地方竞争不仅与财政分权有关,也与多数地方官员的责任感、事业心有关。我所认识的地方官员从省级领导到县级领导,责任感和事业心大都很强,而他们的责任心也并非都与升迁的压力有关。有些地方领导即将退居二线,仍然雄心勃勃地想干几件有益于当地发展的大事。 地区竞争首先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同质化,我认为这有相当的合理性,因为不同市场主体进入相同投资领域是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地区竞争还表现为施政口号上的同质化,这一点似乎是新表现。譬如,十七大后,地方领导普遍强调“解放思想”这个词汇,已知的使用这个词汇频率较高的地方领导就有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等等。当然,各地区领导所说解放思想的内涵并不完全一样,有的着重点在加快发展速度,有的着重点在加快结构升级,但解放思想四字在各地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一种紧迫感。可以预见,地区之间的竞争在若干年内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地区分工的深化和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增强将加大地区竞争的力度,丰富地区竞争的形式和内容。 另一方面,地区之间的合作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另一条主线。这一点,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及其周边省份合作的活跃程度就可以感觉到。泛珠三角经济区居然“泛”出个9+2,相关省区如果没有高度的合作热情是无法解释的。地区之间日益密切的合作表现出地方官员的施政理性。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势崛起,成渝及武汉、长株潭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启动,必将为今后的地区合作增加热度。 中国的地区竞合是以地区资源禀赋差异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为基础的。从工业化和城市化两个主要指标看,中国地区之间的差距甚至大于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总体上看,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完全实现工业化进程可能需要到2021年前后。2005年,东部10省市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东北地区进入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而中部和西部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长三角、珠三角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环渤海地区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从省级单元看,京、沪、津三大直辖市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而西部个别省份刚刚进入工业化初期。城市指标同样表现出巨大的东西部差异。 因此,东、中、西部各有各的烦恼,经济区内部各省的烦恼也各有不同。总的说,中西部地区省份遭遇的是“成长中”的烦恼,东部发达省份面对的是“长成后”的烦恼。中西部更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东部更强调发展的前提是科学发展。不同的烦恼决定了东、中、西部省份之间的经济合作多于竞争,相似的烦恼决定了东中西部内部各省之间的竞争多于合作。 我们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大旗下,在中央政府统筹各地区发展的战略框架下,地区之间的竞争也好,合作也好,都会打下协调的烙印,共同演绎中国经济在新起点上的新的辉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