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最低工资无关产业升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4日 07:26 东方早报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李华芳

  我在2月22日的《南方都市报》发表了一篇讨论东莞提高最低工资吸引劳工的文章,指出提高最低工资会扭曲市场运行机制,而从长期来看,市场机制扭曲将会对产业产生不利影响,应该着力避免。这个观点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似乎任何反对提高最低工资的说法,都有相似的命运。

  通常而言,扭曲会发生在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市场出价水平的基础上,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就业率降低。不过东莞市提高的最低工资标准仍然低于市场价格,并且与其他地区相较而言又不具有优势,那么其意义何在呢?也许地区之间的竞争提供了一个视角,即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在工资水平上可能没有吸引力,但是相对于其他地区依然具有竞争力。如此一来,东莞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或许目的在于吸引低价劳动力前来。

  问题在于,低价劳动力并不适应东莞下一步产业升级的需要。而且从东莞台资企业大举撤离的现象,也可以推断出产业的“梯度转移”过程正在发生,当然这一过程也发生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之前,并且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两税并轨、环境成本上升和对《新劳动合同法》的预期等,也不是由于提高最低工资造成的。所以,大致可以说提高最低工资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并不密切。

  当然有人说劳工成本上涨会迫使低端企业进行梯度转移,不就实现了产业升级吗?但劳工成本上涨并不是因为珠三角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而是因为在长期的人力资本被低估的条件下,现在近乎所有要素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又较为厉害,劳工工资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要提高。这是因为市场的需要,而不是由于最低工资标准提高。

  也许有人会说,美国在克林顿在任时也推行了提高最低工资的标准的政策,并且底层的实际工资因为最低工资提高而获得了一定的增长。这听起来是拥抱最低工资制度的理由。但正如我们应该意识到,早在1992年克林顿以此为竞选口号之前,美国劳工的实际工资就开始上涨了,而提高最低工资更多是由于工会和选票的力量,而不是出于经济效率上的考虑了。

  那么为什么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且提高了之后依旧低于市场价格呢?可能的解释是,这一政策的真实意图并不在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而是表明一种姿态,以顺应劳工真实工资已经上涨的事实。但其与经济效率无关,与产业升级也无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