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粮食危机不是中国的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15:15 经济观察报

  芮秉游 李平 任洁

  美国斯坦福大学保罗·厄里克(PaulEhrlich)博士,是该校保护生物学中心主任,同时也是该校从事人口研究的教授之一。作为警示公众关注人口爆炸及资源缺乏问题的先行者,厄里克博士曾就这一主题与他人合著过多本著作,其中包括《食品安全》、《人口和环境》、《人口、可持续性及土地承载力》等。

  经济观察报: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这轮全球粮食危机中扮演了负面的角色,您怎么看?

  厄里克:中国对肉类需求的上升,无疑是推动粮食价格上涨以及饲料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口多,食品需求增长迅猛,不可避免地会对全球食品供应产生影响。但是,这轮粮食危机不是中国的错,是一轮全球化的危机,几乎可以追溯到所有反应迟钝的政府。相较于美国政府,中国的领导人反应要快速得多。

  经济观察报:世界是否将进入高粮价时代?高粮价对中国和美国经济以及整个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厄里克:世界将进入高粮价时代。恐怕粮食产品价格的调整对中国的影响大于美国。美国对食品价格上涨的承受力大大强于中国。

  中国像油田等工业生产消耗大量的水,导致水资源的短缺。此外,中国可能还存在其他更为严重的问题,进口食品也会变得更加困难。食物价格上涨肯定会对大部分人口形成打击。如果食物紧缺愈演愈烈,中国过去20年膳食质量持续提高的局面,将可能逆转。

  不过,中国能够依靠外汇储备克服大多数困难,因此相比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情况稍好。

  经济观察报:在这次粮食危机面前,您对中国有什么建议?

  厄里克:这是一场缓慢的、长期的,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危机。为了使中国农业体系尽可能地具有可持续性,要减少对矿物燃料、人造化肥以及农药的依赖。此外,努力预报气候走势,并尽快适应气候的变化也很重要。还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必不可少。当然,中国人口政策越早获得成功,人口下降开始得越早,回旋的余地就越大。

  经济观察报:多个国际组织表达了对世界粮食供应形势的担忧。国际粮食供应现状如何?

  厄里克:过去十年,粮食储备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不足两个月的结转库存。这一方面是因为利用粮食喂养牲畜的比重在一直增长,尤其是玉米和其他谷类。另一方面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人民收入水平整体上涨,对粮食需求的增长速度快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

  另外,一些国际组织担心,现代农业模式下,为了追求高产,势必需要更多的水和肥料,这些因素将导致农业生产的不可持续。很多地区地下水很快就被耗尽,水坝被淤泥阻塞。

  还有,很多国家种植的谷物品种单一,一旦遭遇病虫害,必须喷洒农药抵抗害虫,造成土地和水源污染,同时对粮食产量的威胁很大。

  全球变暖也是引发这些担忧的主要原因。在亚洲大多数地区,稻米和小麦的生产环境已接近可承受的高温极限,气侯变暖对产量的冲击非常大。

  经济观察报:我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厄里克:过去的60年是以高速提高粮食产量,并使之超过人口增长为特征的年代。

  针对粮食短缺,我们已取得相当大的成就,但是以上提到的这些潜在问题如果得不到缓解,将使我们获得的成就付诸东流。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