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出口向上走还是向下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1日 14:12 经济观察报

  DuncanFreeman

  不确定性始终支配着世界经济。就像我们最近几个月看到的一样,过去的确定性有可能转变为不确定性:近年来中国在出口上的非凡表现原本是确定的,但这个确定性现在开始动摇了。

  2008年美国经济会否进入技术上所定义的“衰退”还需拭目以待。但我们现在已经看到,最近几个月来美国经济增长大幅放缓。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美国GDP增长仅0.6%,远低于前一季度4.9%的增长率。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再加上中国国内目前正在发生的各种变化,为中国的出口业创造了一个极富挑战性的新环境。

  目前,关于美国经济放缓及其可能的衰退,会对中国产生何种潜在影响的辩论十分之多。中国,以及其他亚洲经济体是否独立于美国经济体,至今尚未得到证实。中国经济增长并非完全依赖美国市场,但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关联依然紧密。即便美国作为中国最大出口目的地的地位已由欧盟取代,它对中国出口业仍然至关重要。

  其实,相较于出口,中国经济发展更多地由本国投资推动,所以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性并非如许多观察家认为的那么大。但是,对美出口放缓带给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却也不容忽视。

  国内因素

  美国经济表现并非导致中国对美出口放缓的惟一原因,其他因素还包括人民币升值、中国生产成本上涨和中国政府的政策变化。

  中国目前的通胀水平已达若干年来的最高点。最近几个月,中国的通胀率一直处于6-7%之间,今年1月CPI同比上升至7.1%,为11年来的最大升幅。

  通胀影响的不仅仅是消费者,中国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也随之上涨。此外,自2005年中国央行废除固定汇率机制以来,截至2007年12月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约12%,而且近几个月的升值步伐在加快。这些因素对中国出口成本都有影响。

  成本通胀和人民币升值还不是起作用的惟一原因。中国政府早已承认,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奉行的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模型,并不具备长期可持续性。这也是近年来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升值、采取诸如降低增值税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措施的主要原因。

  最大的一次举动是2007年7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政策,共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其中分别取消和降低553项及2268项产品出口退税,调整幅度非常大。这些政策迫使中国出口商要么提高商品价格,要么降低生产成本,以原有价格吸收纳税增加(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中国出口商另寻途径逃避增值税率上调)。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的产品主要是那些高污染、高耗能以及资源性产品,或者是那些中国政府无意发展的产品。

  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新税率生效之前,这些产业中绝大部分出口增长就出现下跌,表示政策对出口的影响仅仅是强化了已有趋势而已。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同时上调了某些鼓励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表明中国政府的政策并非朝单一方向用力。

  未来的晴雨表?

  虽然中国出口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大,但仍然是重要因素。

  由于中国国内市场仍有高需求,制造商可能并不会因美国进口放缓而受到太大冲击,但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肯定会给中国某些产业的制造商带来困难。眼下的问题是,这是否是反应链的第一阶段?

  若美国经济的其他领域也跟随房地产业走弱——而近来的发展情况表明很有这种可能,这样对中国的影响会大得多。如果欧洲经济也受到美国的拖累,那意味着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会受到威胁。这对中国来说将是严厉挑战。

  美国经济放缓是事实,同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是实实在在的。2001年时,中国对美出口下降之后紧接着长时间的高增长的模式,是否还能复制?或者,在经过较长期的衰退后,随之而来的会是较慢的增长?很显然,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美国市场的表现,但中国因素也不可忽视。

  2001年,在中国出口产品的影响之下,美国经济的减速是十分短暂的。但2008年,美国经济所面临的困难或许将持续更长时间。2001年之后一段时期内,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仍然强有力,而且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汇率固定。投资者争相涌入中国,也有利于中国出口繁荣。

  而且,2001年的中国商品价格几乎总是最低。而现今情况已不再如此。眼下通胀高企,人民币升值(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会远远超过2007年),并且至少有部分国外投资者,开始认真地重新审思他们对中国出口基地的信任。

  随着政策的连续变化,包括更深入的税改和出口业经营环境变化,中国政府力图重塑经济模式的努力终会形成影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国政府政策以及美国经济环境变化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下,中美2008年贸易动态将会发生巨变。

  中国出口经济还不至于行将崩溃,但它在2008年面对的一系列挑战,比它曾经经历过的都要困难。

  (作者系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BICCS)研究员,本文经作者授权摘译自其新作 《China'sExportGrowthunderThreat?》。本报记者任洁翻译)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