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消除本币单边升值趋势是否良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3日 19:42 华夏时报

  本报评论员 商灏

  早春二月的温暖春意已经悄然到来,但太多的市场负面消息却让人们心情难以轻松:新近陆续发布的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外贸进出口数据与CPI数据等,会否终结之前“从紧货币政策或将松动”的猜测?尤其1月份CPI和PPI高企成因以及是否会引发央行加息等问题,不仅社会各界深为关注和焦虑,也令股市楼市备受煎熬。另外,国际油价在2月19日冲上了100美元,中国的燃油税等四类成品油恢复征收全额消费税,这会否导致市场成品油价格上涨,而令通胀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人民币再现加速升值迹象,折射出在升值预期的巨大诱惑之下,即使加大紧缩措施的力度,恐怕也难减缓国际资本疯狂涌入的势头。如果对未来价格上涨的预期也不断加大,将成为威胁国家经济增长的更为重要的风险。

  毫无疑问,在宏观调控正非常艰难的时刻,中国的货币政策决不甘于无所作为。

  仔细分析本轮价格上涨的背景和成因,如果我们可以确认中国实体经济领域供求基本平衡,宏观经济运行结构也未明显失衡,我们也就可以判断本轮CPI和PPI高企的根源在于流动性过剩,在于货币发行过多引起资产价格的暴涨。

  世界各国的实践无一例外地证明,货币发行过多将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导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并最终表现为通胀。因此,若中国本轮CPI和PPI上涨,是在货币流动性过剩情况下名义成本上升推动的结果,则只有人民币流动性回到正常水平,价格的上涨趋势才会终止。

  我们是否可以据此判断:紧缩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大流动性回收力度;同时,还有可能采用不对称加息,减少利差水平;而该项政策也将令金融机构加强投资项目的审查,减缓放贷增长速度?

  然而更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否会使中国的美元外汇储备问题更为尖锐?那么,中国的最佳选择是什么?中国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允许人民币加快升值步伐吗?而且,中国必须允许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而非仅兑美元加速升值吗?

  来自学术界的反对意见认为,以人民币升值抑制国内通胀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其一,人民币汇率将失去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地位。汇率政策也将退居为诸如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之类的政策工具,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将大大减弱。其二,人民币汇率机制将被扭曲。其三,人民币升值也不一定能达到抑制通胀的目的。其四,以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还将加剧进口企业和出口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

  众所周知,过去两年半来,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教训是,允许人民币汇率缓慢升值,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却愈演愈烈。流动性过剩推动国内资产价格急剧膨胀,银行和金融体系整体风险大幅度上升。尽管央行已经动用几乎所有货币政策手段(包括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基准存贷款利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以回笼货币),以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实际上却收效甚微。

  人们发现,在深刻总结货币政策的历史经验之后,决策层已经感到,中国货币政策的基本方针,必须综合考虑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和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特定阶段。如果上述思路得到确立,为尽可能降低经济运行的整体风险,确保银行和金融货币体系审慎稳健经营,确保国民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货币政策或将迅速采取切实的行动:

  第一,消除人民币持续、单边升值的市场预期。第二,重新实施人民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第三,还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管理资本账户,阻止国际投机热钱大规模进入中国。

  一个令舆论高度关注的政策建议是,如果中国将人民币汇率重新稳定于7.5人民币=1美元水平,只允许汇率在7.5水平的上下窄幅波动,是否会彻底消除人民币单边持续升值趋势?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最新政策趋向是,央行及证券会、银监会和保监会近日发布联合公告,阐明中国政府在“十一五“时期剩下阶段当中的主要政策目标。并声称,将扩大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使用范围,并继续运用数量型调控工具。这显然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政策将更多着力于利率、汇率政策,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调控手段可能减弱。

  现在,人们心中最新的疑问是,正在努力寻求突破的中国货币政策能够成为抑制通胀的上佳选择吗?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