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述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1日 02:27 金融时报
推进金融改革开放 全面提升金融业竞争力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述评 记者 宋焱 日前,一行三会共同发布了《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作为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科学发展观后,我国编制的首个金融业中期发展改革规划,其发布对于深化金融改革、促进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这份必将影响深远的金融业发展“蓝图”中,推进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着力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在规划确立的“十一五”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改革指导原则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被放在了靠前的位置;在“十一五”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主要目标中,“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市场化改革,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创新机制”、“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显著增强我国金融业实力和竞争力”,明确了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方向;而在随后明确的“十一五”时期我国金融工作重点中,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深化商业银行改革、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推进非银行金融企业改革、稳步发展多种形式中小金融企业、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和创新发展、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等任务的提出,对如何实现“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全面提升金融业竞争力”这一目标作出了更为具体的诠释。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处于实现“十一五”长远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此时《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的推出,对于金融业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具有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持续快速发展,“十五”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改革成就尤为显著,金融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相继进行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开,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地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取得初步成效。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经营体制进一步健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力度加大,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大中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多数达到8%。金融业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调节经济运行和实施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促进了现代化建设。但当前在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密切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金融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尽合理,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直接融资比重低,城乡、区域金融发展不协调,对“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相对薄弱。金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运行效率不高。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营机制尚未根本转变,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任务依旧艰巨。在此形势下,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应切实贯彻《规划》要求,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和改革目标,推进我国的金融改革开放。 我国金融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今后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目标,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全面提升金融业竞争力,要求金融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不断开创金融工作的新局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