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8年不平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 16:25 《财经》杂志

  高善文/文

  非常清楚的事实是: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近来迅速恶化,其程度明显超出了几个月之前人们的预期,并已经开始波及到实体经济层面。尽管中国的银行部门所遭受的直接冲击似乎相对有限,但外围经济放缓的趋势已经相当明显,并部分地导致中国出口增速在去年四季度以来开始下降。看起来,今年1月中旬以来中国资本市场所经历的快速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这些变化存在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和评估中国宏观经济在2008年的基本走势和必要的政策反应,是有必要的。

  出口增速下降和贸易顺差大幅度减速的趋势看起来已经形成,这对于降低中国经济的增速、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并减轻中央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的困难,无疑具有积极的影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以控制投资为导向、以控制信贷为重要手段、并辅以价格管制等措施的调控政策,在这样的形势下是否需要调整,或者在多大程度上需要调整。

  从出口方面的情况看,压力的来源除了外围经济放缓,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几年以来的经济持续扩张所形成的劳动力工资的巨大上涨,以及新《劳动合同法》所带来的用工成本上升的压力,可能是更为基本的原因。实际上,2007年,中国多年以来第一次出现了劳动报酬增长率大幅超过名义GDP增长率的局面,并在非贸易部门形成了普遍的价格上升和利润下降的压力,这也许是去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根源。从制造部门的情况看,尽管原材料和劳工成本的压力同样巨大,但制造品价格基本稳定,制造部门盈利继续上升,这些情况暗示,制造部门劳动生产效率在持续快速提升,并大体上吸收了成本方面的压力。

  由于劳工成本和其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中国非贸易品的价格在2007年以来普遍上升,推动了通货膨胀的发展。正如哈继铭等在文中指出的那样,这暗示中国的汇率升值压力正在通过实体经济内部价格调整的方式来吸收。这可能也显示,在汇率不大幅度升值的条件下,中国经济的扩张速度已经超出了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稳定,要么需要通过加速汇率升值,来降低进口品的成本和一般贸易品的价格,并通过出口的下降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压力;要么需要通过紧缩投资来降低经济增速,并减轻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程度。很显然,次贷危机的恶化在客观上进一步促成了利用前一渠道的可能性。实际上,从草根层面的情况看,由于出口下降,部分企业减少用工的现象已经开始出现。

  出口和贸易顺差增速下降对于缓解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压力的作用,当然需要继续观察和评估,但考虑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强,国内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并在必要的条件下适时调整政策的力度和方向,这无疑是很清楚的。

  无论如何,2008年都将会是很不平静的一年。-

  作者为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