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企的账本中到底有多少秘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07:45 中国青年报

  谭浩俊

  一年一度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在珠海召开,李荣融在讲话中表示,准备用3年时间,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把国有企业的账本全部向社会公开。(《第一财经日报》1月29日)

  国有企业,就是国家出资的企业;国家出资的企业,财产就归国家所有、全民所有,其一切经营活动,就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其收益的分配和使用,就必须向人民公开。

  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有几家国有企业向社会、向人民公开了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有几家国有企业向社会、向人民公开过企业的收入分配情况?

  没有,一家也没有。

  经营状况好的企业没有公开,经营状况差的企业也没有公开,即便是上市公司,也没有完全做到如实向股民公开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情况,公开企业的收入分配情况。甚至企业出了问题,经营者也出了问题,都不能做到如实公开。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收支、收入分配都是规范、透明、有序的,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为什么不能公开呢?

  问题就在这里。不是不能公开,而是不敢公开。

  日前,广东省国资委有关领导透露,该省接受审计的10家国有企业,竟然有5家做了假账。即使是其他5家“没有做假账”的国有企业,是否很干净,是否可以做到向社会公开账目,也很难说。

  屁股不干净,自然不敢见光,见了光就可能“见光死”。也许,这就是国有企业不敢公开企业财务收支和分配状况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有关国有企业财务状况混乱、做假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财务大检查到90年代的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哪一年不是查出大量问题,哪一年不是下达大量整改通知。可是,年年查、年年审,年年问题不断,不仅新问题频出,老问题也是屡查不改、屡禁不止。

  究其原因,就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没有能够接受社会的监督,没有能够向社会公开。如果企业财务状况能够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企业就不敢如此胆大妄为。

  国资委要求用3年时间,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将国有企业的账本全部向社会公开,既是一个积极的举动,也是一个明智的举动。既可以接受社会的监督、保证国有企业规范运行,也可以消除许多猜疑、减少许多误会。

  问题在于,这项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做到这一点,这些国有企业就必须少一点秘密,少一点不可告人的东西,少一点暗箱操作。同时,对外公开的账本,也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查、经得起评价。

  中央国企如此了,地方国企何时向社会作出这样的承诺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