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电荒真相需要解惑释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16:58 大众网-大众日报

  乾羽 刘兵 

  27日,国家电监会副主席王禹民介绍,由于雨雪天气和电煤供应紧张,目前全国供电紧张已蔓延到17个省级电网,全国最大电力缺口接近4000万千瓦,达到统调电力负荷的10%。据介绍,目前全国电煤库存约2142万吨,不到正常存煤的一半,且平均以每日近30万吨的速度下降。(1月28日《京华时报》)

  电煤紧张,目前一个直接说出口的理由是由于天气恶劣影响了运输所致。但从一些报道上来看,天灾之外的其他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如,《华夏时报》1月27日报道,煤炭供应紧张的形势去年年底就已显现。当时正处在2008年电煤订货紧张进行中,然而山西大同、河南省境内的一些煤矿已出现煤炭库存不足。“电力不想在订货期间提煤炭供应紧张,怕煤炭借机再涨价;煤炭也不想提供应紧张,怕电力借此要求煤电联动,将电价上涨的原因推给煤炭。”一位业内人士如此描述着当时还在开订货会的煤电企业的内心活动。

  报道同时指出,面对煤企的统一涨价,五大电力集团为了保价又保量,下属一些电厂与煤企签订了双份合同,一份是电煤订货合同,另一份是煤炭给一些大电厂的回扣合同。也就是说,为了达到涨价的目的竟然给电厂回扣,而电厂订了“高价”煤后,转过头来就可以以此为理由要求提高电价。

  而据《新快报》1月24日报道,广东省一位电力行业分析师称根本不缺煤,企业希望以此要挟涨价。该分析师分析,2007年我国CPI暴涨,因此国家对电价将严格控制,丝毫没有涨价的预期,这导致发电企业对生产力热情急剧降低。

  真相并不复杂,但其表象可能不一。电荒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应该是明确的。电网电力相关企业是承担国计民生重任的国企,而公众是国企法定意义上的股东和主人,国企不能对作为“主人”的公众隐瞒什么。

  目前,公众对国企的知情和监督是有限的。这种“有限”使公众无奈地作出各种猜测——每当国企抱怨运行中的困难时,一些公众就会认为这是涨价的铺垫。在信息有限的情境下,公众除了这样质疑、猜测,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如果不愿意成为公众质疑的对象,国企就应该以充分的解释来自证清白,或者让有关方面,比如政府监管方或人大代表来进行调查研究。否则,在缺少内部信息的不对称中,公众的质疑是难免的。现在,“电荒”已经出现,相关国企和有关方面,应该给公众一个最明确的答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