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警惕年终奖成为收入差距放大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18:55 浙江市场导报

  武洁

  来自智联招聘发布的年终奖特别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已有61%的用人单位发放了年终奖,在对白领调查中,有近半数人表示对于年终奖的数额并不满意,近四成人年终奖数额在2000元以下。(《新快报》1月27日)

  据报道,全国已有61%的单位发放了“年终奖”,过半的靠工薪维生的劳动者应该已经收到了这笔年底奖金。

  按照道理,收到“年终奖”红包,有了过节的“下锅之米”,工薪白领们应该皆大欢喜才是,何以近半数人却对领到的年终奖表示不满呢?“人心不足”固然是人性中难以避免的缺点,收入总嫌低,拿钱还不满,也很容易被归咎为上述心态使然。但是,近半数人对年终奖数额的不满或许还不能简单下此结论。

  近日,南京一家媒体对于当地不同行业“年终奖”做了一份摸底调查显示,部分证券公司的年终奖相当于8-20个月的工资,几乎超过了全年年薪,年终奖数十万元并不稀奇,一位基金公司的前台接待,年终奖也达到了16万元。银行业等金融行业也大多如此。国有垄断企业的中层以上经理,年终奖达到数十万也是家常便饭,与此同时,软件等高科技行业人员的年终奖因与企业绩效挂钩,少的几千,多的也顶多几万。而大多数行业的年终奖则极不丰厚,几百元的超市购物券,低于2000元的额度构成了大多数工薪阶层拿到的“年终奖”。

  南京的年终奖分配格局,恐怕也多少能够折射出全国的局势来。

  事实上,收入分配的格局究竟是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式”健康,还是成为两头大的“哑铃型”和谐?实在是个无需讨论的常识。但是,如今的收入格局已经隐约呈现出高者愈高,低着愈低的格局,“年终奖”非但未能将之柔化,反而有使之加剧的趋势。当部分高收入行业的年终奖绝尘而去,大多数工薪阶层收入却仅以低于CPI的速度蜗行时,“年终奖”加剧和放大“收入差距”的趋势无疑值得警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