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江湾城这笔土地交易到底提示了什么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 04:13 东方早报

  陈序

  卖贵了不好交待,卖便宜了也不好交待。地方政府土地买卖不容易讨舆论一声彩。

  新江湾城最新一笔土地交易就是一例。1月23日,铁狮门旗下“铁狮门房地产基金”以挂牌底价67.517亿元,摘得新江湾城F地块开发权。根据资料测算,新江湾城F地块楼面地价为7500元/平方米。

  对这笔交易,媒体的疑问有三,为什么隔壁D3地块楼面地价20000元/平方米,而F地块楼面地价大约只有D3地块的37.5%?为什么传言多家开发商竞争,最后只剩铁狮门一家?为什么交易现场不允许媒体进入采访?

  从最后一个问题开始,降序分析。

  首先,如果报道属实,现场不允许媒体进入采访,这是硬伤,与土地交易本身是否存在问题并不相干。土地挂牌出让交易是公开的,不应该限制采访。即使有特别的、紧急的原因,也须事先设计好令媒体可接受的说辞。简单对以“领导指示”,显得粗糙。另外,奥运会马上要开,世博会接踵而至,有必要对政府机关的门卫、保安进行接待媒体的专项辅导,辅以普通话和英语培训。万一碰到以普通话和英语为工作语言的记者,不致口不择言。其次,铁狮门独孤求败,当与竞买资格设定有关。

  仍据上述报道,政府给竞买者设定了如下条件:所开发建设的甲级综合商办项目不小于200万平方米;有大型轨道枢纽上盖不少于100万平方米商办综合项目建设和管理业绩;有超高层建筑建设业绩;拥有和管理不小于500万平方米商业物业;有开发世界级专业绿色建筑机构标准的建筑项目不少于100万平方米;获得世界级专业绿色建筑机构颁发的认证等。专业人士一看便知,内地开发商甚至香港开发商都很难满足全部要求。

  那么,为什么要设定高标准呢?可做两个假设。其一,自从房地产市场“限外”政策出台,涉及外资进入的各个市场都会有限制外资的问题,欲达到限制外资的效果,必先选择外资,提高标准就是最简单的办法。其二,政府确实想把某块地卖给特定交易对象。因为特定交易对象能够提供满足出让土地的特殊条件。这些特殊条件往往与土地交易完成后的开发过程、房地产经营方式有关。从新江湾城这块地的竞买条件中,可见一斑。

  最后,为什么卖得相对便宜?很简单,中标者的部分对价没有体现在土地价格中,可能存在未公开的某种承诺。铁狮门所满足的竞买条件之一“与500强企业中不少于100家有紧密的租赁合作关系”,透出一点消息。

  至此可知,铁狮门低价得到新江湾城F地块,是利用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当地政府因为抬高竞争门槛所失去的,当然期望从交易完成后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中拿回来。假使一次性卖地收入能够部分转为可持续的税收,今天低价卖地就是赚了,而不是赔了。

  不过,地价转税收的打算能不能如愿,要看在整个上海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中,新江湾城属地政府自身定位的竞争力够不够,是不是能脱颖而出。新江湾城F地块的低价,究竟是政府放长线钓大鱼,还是预示了针对世界500强商务租赁带动的土地需求,上海各区相应的土地供给已经接近竞争加剧、市场饱和的拐点?这才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