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促销为何难亮价格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4:13 兰州日报

  作者:咏前 

  春节是一年中商家促销的大好时机,原价2.8元一袋的饼干现价1.99元;原价30多元的洗发用品现价27元……原价与现价的差距越大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是对于这些原价的真实性却无从考证,还有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得到的优惠券却要向消费者收取一定的费用(详见本报1月17日5版《节日消费别被促销牵着鼻子走》)。

  消费者购物都希望实打实的明码标价,尽管一些商场动不动就推出原价与现价有明显可对比的特价专柜,但我们难免会有疑问:“这件商品的底价究竟是多少?”而要把底价说清楚,说难很难,说容易也很容易。从“难”的角度说,商家可以推出诸多的“加价”因素;从“容易”的方面看,按照经济学原理,价格等于成本加利润,商家只要把成本和利润分别标示出来,消费者自然会明白价格里暗含的“水分”。因为没有底价,仅从原价与现价的表面看,是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但事实上,商场把价格不透明的链条拉得更长,无形中增大了利益空间。

  再说赠送优惠券,“清仓”、“放血”、“跳楼”等捶胸顿足式的叫卖早被认为是没文化的促销方式,惟有充满玄机的“赠送优惠券”一经推出,即被商场纷纷采纳,可以说是经久不衰。既然都在玩“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魔术,既然下定决心要从“打折不让利”奋勇走向“送券多得利”,是不是有人还在替那些商家感到几分惋惜呢?商品“原价”是商家自己定的,游戏规则是不用和顾客商量的,怎么有视觉冲击力,怎么能让顾客多掏腰包,就尽可能地怎么来。圈套的法则,本来就是圈得越大套得越多。

  再从市场方面看,如今的商业竞争是有目共睹的,要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抢占市场份额,商家们不得不实施各种有力有效的促销活动,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促销,都应当尊重人们的消费需求,做到有品位、讲道德、守法律。商家为单纯追求商业利润,在商品价格和价值严重背离的情况下去玩弄促销把戏,是忘却社会责任的不道德行为。敢不敢明码标价、是不是明码实价不仅关系着一个商场的诚信形象,也关系着一个城市的购物环境。

  当然,我们并不能把解决表面让利实则“宰人”促销的根本途径寄希望于商家的自律,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规定,严查商家对商品的定价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先提价后打折的现象,同时,消费者也应理性消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