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染企业转移向何方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1日 10:56 财富时报
何刚/文 岁末年初,东部污染企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向中西部的搬迁路线图正渐显清晰。 没有人怀疑中央决策层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治理污染的决心。因为中国正面临严峻的环保挑战,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一个战略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然,这也是国际潮流所趋,2007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就颁给了热衷于气候问题的美国前总统戈尔以及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中国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加强环保、大力治污自然是关乎国家形象和全球责任的大事。 接下来其实就是怎么做的问题,特别是如何结合中国现实情况,那些严重缺乏环保意识或无力承担环保责任的企业,是中国主要的污染源,而它们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中央三令五申后,地方保护主义的声音终于开始变弱,许多环评不达标的污染大户正批量地关、停、并、转。 但千万不要以为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因此就愁得吃不香、睡不好。恰恰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现在兴高采烈,正计划着把企业搬到外地。因为在那些污染企业扎堆的东部发达地区,聚集着不少来自中西部省份的各级招商引资官员,以及来自亚洲邻国的敏感商人们。 这些人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想方设法争取让这些污染企业搬到自己地盘上去。为此,一些中西部省份的招商引资官员不惜代价竞相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工业用地可以优先,税收可以减免,企业主可享受高于当地居民的一系列优待等等。最重要的是,招商引资官员们纷纷承诺,会想办法在环评和治污等方面给搬过去的污染企业以方便,绝不为难它们。 于是乎,本该在中央和地方政策层层打压下无路可退的东部污染企业,反而成为中西部地区争取新一轮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而在中部要崛起、西部要开发的大势之下,只要有办法促进GDP快速增长,并解决更多当地就业问题,招商引资来的企业是否是污染大户,似乎没有人深究。有关调查也显示,一些行动迅速的污染企业,已经顺利搬迁到中西部地区。 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政策限制,如果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部门阳奉阴违,我们不难发现,污染企业大量搬往中西部,并开创新的增长景气,很可能在2008年成为一种潮流。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东部发达地区终于可以松口气,开始污染之后的环境治理,而中西部地区则会重蹈短期增长与重度污染的覆辙,其环境状况迅速恶化必将难以避免。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中国部分污染企业搬到国外去。这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却是中国经济率先实现快速增长后,面临的新一轮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看看越南等亚洲邻国,其工业体系正处于恢复阶段,有点像1980年中期的中国东部沿海,有比较充足而低廉的劳动力,也不那么在乎企业的污染状况,只要外来投资能刺激当地经济增长,就会受到热烈欢迎。 当然,我们不是要鼓励中国污染企业不负责任。但这种在各方利益驱动下的一拍即合,很可能成为事实,特别是在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对外投资的大背景下,污染企业外移是有可能的。对有关企业来说,这种搬迁不失为一件好事,但对中国形象而言,则大大的不妙。 在上一轮发达国家的产业布局调整中,中国事实上成为全球重度污染产业最大的转移目的国。也就是说,伴随中国制造崛起的是中国污染的不堪重负,这是中国为了追求过快经济增长而付出的沉重代价,也是中国在为全球产业链优化而集中承担的责任。但最近几年来,恰恰是当初向我们转移污染类产业的发达国家,在发出抨击中国污染最猛烈的声音。 因此,如果在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中,中国的污染企业大量走出国门,就等于是给我们自己埋下了定时炸弹,等这些国家切实感受到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时,中国必将受到更加严厉的批评。考虑到这种不妙的可能性,政府在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时,就不能不设置更严格的环保测评门槛,绝不能在输出中国资本的同时,再输出中国污染,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作者为资深财经评论员) 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政策限制,如果中西部地区招商引资部门阳奉阴违,我们不难发现,污染企业大量搬往中西部,并开创新的增长景气,很可能在2008年成为一种潮流。 港商,你为什么不反省? -呙中校 文 2008年号称中国年,但并不是所有迈入2008年的企业都感到兴奋。在珠三角的港资、台资企业就觉得经营越来越困难,其中尤以港资企业为甚。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劳工的短缺、内地产业的迅速调整以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等,压得中小港资企业老板喘不过气来。有港商直言:到内地办厂20余年,今年最难!一个“ 最难” ,似乎难以道尽港商目前的艰难与无奈。实际上,中小港资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香港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梁百忍呼吁,企业要尽快转型升级或者迁移,越早行动越好。但就目前的形势看来,似乎为时已晚,因为,港资企业长期依靠技术进口和贴牌生产的低成本“ 来料加工模式” 已经走到了尽头。 在珠三角,港资企业超过六万多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从事低成本加工的中小企业,高能耗、高污染、低成本、低技术含量是其主要特征。这些企业基本上属于广东省要淘汰、要限制的企业,因此向内地的湖南、江西等地迁移是一个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全国性的生产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再加上内地的产业配套不完善,以及内地不少地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港企内迁也不是一条阳光大道。据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孙启烈预测,珠三角近两年将有1万到1.5万家港企倒闭或被兼并。对于这个数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了数十位港商,没有一人表示怀疑。 至于转型升级,大部分港资中小企业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动力。2007年7月,香港特首曾荫权表示,港府会加强与业界联系,积极协助内地港企升级转型,并提升企业竞争力。但是不少港企都意兴阑珊,不打算继续干下去了。2007年,珠三角一些香港老板在成本压力之下,干脆选择了停产倒闭的办法,结果导致珠三角一些工人失业,生活无着。在深圳关外的平湖,以往每年倒闭的港企只有一两家,但是在2007年就已经超过10家,其中包括手表厂、服装厂、装配厂,甚至上千员工的中型电子厂也没有办法再做下去,老板都选择折卖机器,提前退休。 从经营环境来看,2000年以来广东学者官员就不断提出要实现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2002年以来香港政府也开始推行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升级,但是港企转型升级的成效并不显著。 港企没有升级转型的动力,是香港急功近利“赚快钱” 商业文化的直接结果。香港老一辈企业家尹德川就说,香港人都喜欢“ 赚快钱” ,投资周期超过3年就不愿干。事实也是如此,不说内地的港企,就是在香港本地,资金周转快、投资回报期短的行业都是大家积极介入的对象,如超市、快餐这些行业都吸引了数一数二的大亨来参与。因此,鼓励港商投资升级、加大科研投入,其效果不显著。不少港企老板或者退休,或者回香港做贸易——简单直接,或者干脆拿钱去炒股炒房,这两年香港股市楼市转强,做得好的话,回报率以倍计算。 当然,如果说这些企业完全不想升级转型也不客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转型的能力,从而造成他们缺乏动力。长期以来,港商无论在香港本地还是在内地,无论规模大小,都不注重科研投入、不注重技术积累、不关心产业整合,也不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多数企业依靠内地的低劳动力成本、低能源成本来获利,而且多年来几乎没有转型的意识。很多港资企业只是产业链的一环,只做配件,不做产品,更少有做品牌的,也没有意识投入资金去整合产业链,发展自己的产品,结果适应市场的能力自然低下,也没有升级转型的技术能力。 据香港工商科技局数据显示,香港R&D(研究与开发)比重仅从2001年的0.56%上升到了2004年的0.74%,与内地(1.23%)、台湾地区(2.54%)、韩国(2.85%)、新加坡(2.25%)相比明显偏低。因此,尽管同在珠三角,尽管遭遇同样的经营环境,我们发现港资企业与台资企业的应变策略完全不同,台资企业关门倒闭的很少,多数都能升级转型或者外迁,这与台资企业的研发能力和产业整合能力是分不开的。 港商眼光短浅、不思进取的“赚快钱”的经营理念,也让香港科技产业的发展如水月镜花,产业转型步伐十分缓慢。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亚洲“四小龙” 中的台湾、韩国、新加坡都能迅速恢复元气,但自认为经济基础好、可以最早摆脱金融风暴困扰的香港却是最后一个走出危机的,而且是在内地一系列政策推动下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现在港商在内地所遭遇的困境,其实正是香港经济转型困境的翻版。 遗憾的是,身处困境的港商只知道埋怨内地客观环境的变化,却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自身经营理念和发展取向上的问题。生死存亡的港企港商,你什么时候才能认真反思呢? 港企没有升级转型的动力,是香港急功近利“赚快钱” 商业文化的直接结果。遗憾的是,身处困境的港商只知道埋怨内地客观环境的变化,却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自身经营理念和发展取向上的问题。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