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价雪崩是否将到来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8日 10:00 新京报
- 楼市危言 年初,北京住宅销售在延续了去年的观望、打折后,再次加大了促销力度,据本报16日报道,上周六业内首次推出20年物业费、契税、公共维修基金打包赠送的促销方式;更有媒体报道,韦伯国际中心出现价格明降。 对于此类“促销”,以及去年底广州、深圳楼市的降价,是暂时性下跌,还是房价雪崩的信号?业内存在不同的判断。 房价雪崩将到来? 任志强认为“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只是暂时性下降,或者是结构性下降”;王石在发出“拐点”论后也多次撰文称拐点只是针对局部市场而言的,中国住宅刚性需求依然存在,楼市长期看涨。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2006年之前,中国的房价上涨已经将人口红利、人民币升值、城市化速度以及未来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考虑进去,并给出了恰当的估值,近两年的房价飙升已经完全脱离了正常的价值规律,而变为一种心理游戏:预期上涨的自我强化及迫不及待的恐慌性参与,吹大了房价泡沫,一旦支撑上涨预期的因素消失,房价雪崩就将到来。 类似这样的楼市危言从来就没有断过。自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多种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但收效甚微。 在世界范围内,金融政策(房贷及利率政策)和供应冲击性政策(保障性住房的大量供应调节供需关系)已被反复证明是控制房价最为有力的手段。去年底,在央行公布比市场预期更为苛刻的“二套房贷标准”后,支撑房价上涨预期的因素发生变化,“房价永远上升”的神话开始消退;本月,货币从紧政策实施,很多开发商都没有从银行取得贷款,资金压力加剧,只有通过降价快速销售来回笼资金,促使房价下行。金融政策对楼市的影响似乎已经体现出来。 房价不会再“飙升” 再来看供应冲击政策。在香港,公屋计划曾导致发展商建好的商品房无人问津;近期的英国,房价上涨的理由与中国相似:有外来人买房,俄罗斯、中东炒家很多;伦敦以及周边地区的住房需求强烈;英国是2012年奥运主办国;未来几年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率;英镑升值等。 但这些看似让房价坚决上涨的理由,在布朗内阁推出的“公屋冲击计划”下不堪一击,该计划出台后,英国房价持续阴跌。 反观国内,易宪容等认为,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确立住房保障体系,二是对房地产投资与消费做出严格的区分。 但以24号文为代表的政策如何落实,保障性住房供应对楼市影响有多大,还得“以观后效”,目前谈房价雪崩还为时过早。 当下惟一可以确定的是,2008年的房价不会再“飙升”了,按照开发商们的预言,顶多也只是“小幅上涨”。对那些持币待购的人而言,此时进入楼市是继续分享房价上涨的收益,还是成为大潮退去后的高价接盘者?恐怕都得好好掂量一番。 本报记者 张晓玲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