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对国际投行的浪漫想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6日 17:02 国际航空报

  王正鹏:资深财经评论员,知名博客《财经夜谭》作者。

  国内一家强势财经媒体,日前披露了著名投资银行瑞银在中国石油登陆A股时曾经做局,利用关联公司大赚一笔的猛料。在瑞银发出反击的公关口径后,一篇《瑞银那些事儿》又在这家媒体发表,提起去年10月瑞银将中国神华H股给出101元评级的闹剧。

  在媒体勾画的图景下,瑞银从中国石油H股不正常谋利的路径是:作为中国石油A股联合承销商,瑞银集团旗下的瑞银证券在合法分食5.56亿元发行费的同时,非法对掌握信息关联交易,让自己100%控股的资产管理公司、金融服务公司等10多家机构,在中国石油A股招股说明书公布前就联合潜入中国石油H股中,通过影响中国石油H股价格大获其利。一等中国石油A股开盘后,股价从48元一直跌到现在的30多元,约2000亿资金深套其中。

  现代公关手法塑造的投资银行形象,在强势的大众媒体传播下,往往超过公司这一意义,而成为全球经济的合法解释者。如果以公共经济利益的解释者形象出现,欧美大投行的生意在公众的错觉中,好像一个副产品。因此,瑞银案例不只是一桩买卖合法性问题,查明“公关危机”所消解的最初意义,是类似中国这样的新兴资本市场建立信心与警惕心的关键所在。

  在中国29万亿元市值的游戏场中,国内的玩家在与国际投行打交道时,还是一个相当“纯真”的角色。国内基金经理的话题是华尔街设置好的。在摊牌的时候,新兴市场往往会对意识形态上的幼稚后悔不已。

  亚洲的案例中,日本被国际投行算计是中国的活教材。

  1985年,日本国内投行人士将高盛、摩根斯坦利、瑞银这样的老牌投行大哥亲切地称作“白马骑士”。这是一个多么浪漫的名字,只有纯真而冲动的新兴市场业人士才会叫得出。

  1985年日元开始迅猛升值,但在1983年,日本人不允许外国投行在东京设立分行,“白马骑士”们只能远远地对东京笑容满面。在被要求按全球游戏规则走路的历史语境中,日本决策者眼睁睁地看着欧美的“货币黑帮”在“白马骑士”的相助下在1985年暗算了日元。在1989年日本股市崩盘前,“白马骑士”们用专业手法加速抛售,率先撤离,彻底催毁了日本股市。

  今年,国内实业界的人士在谈及这些外国著名投行时,和当年日本人称呼“白马骑士”时一样,充满了纯朴的后生式商业敬意。华尔街的空气从来都是铜味儿的,怎么会是一个诗人式浪漫的真空呢?

  瑞银集团的公关口径中有这样一条:……在投行部与资产管理部、经济业务部之间设置了一道名为“中国墙”的防火墙。这道墙是不可逾越的,没有人会冒险。

  投行的商业逻辑是:不去触摸法律红线,但在他们控制解释权的领域内,没人愿意为道德站岗放哨。无论是当年的日本还是今天的中国,“白马骑士”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是改写者。

  中国A股10月份大跌前,瑞银曾将中国神华H股从35港元看到101港元。瑞银的研究员用中国式逻辑讲述中国经济的特殊,一笔开出的中国2008年煤炭价格是1千元/吨,这是101元的目标价的合理支撑。有人回忆,当时瑞银的分析员在质疑中一语道破玄机:既然大陆基金喜欢玩这么贵的,神华应该可以达到75倍的PE,那么目标价就101港元了。

  上面的真笑话和下面的假命题一样有趣:

  第一个是给青春期少女的忠告: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那要是个唐僧呢?

  第二个是给青春期新兴市场的:骑白马的不一定是骑士,那要是个马贩子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