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储蓄往哪里搬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5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市场整体投资风险增加,投资者需要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而不是简单地把资金从银行“搬到”股市。

  ■记者视角■张炜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户存款增加1.13万亿元。这一数字只及2006年居民户存款增加额的54.07%,显示储蓄“搬家”现象进一步加剧。在2006年,居民户存款同样增幅不及上年。

  面对高企的CPI及活跃的股市,储蓄“搬家”是一种正常现象。虽然去年年末储蓄存款分流较快的势头有所减缓,上海中资金融机构还创9年来储蓄存款单月增量新高。但对不少投资者来说,要想跑赢CPI,只能继续让储蓄“搬家”。

  中国银行最新的一份研究报告预计,2008年利率将至少可能提高2至3次,使得一年期存款利率水平达到4.68%至4.95%左右(扣除5%的利息税后为4.45%至4.70%),在预计2008年CPI为4.5%的前提下,基本实现存款利率由负变正。

  再度加息,虽可改变目前国内较为严重的负利率状况,提高老百姓应对物价上涨的能力。但从投资收益角度而言,这并没什么值得高兴的。更多人希望投资收益跑赢CPI,最好像2007年那样借助股市走牛实现高收益。只要看看平均净值增长率均超过100%的各只偏股型基金、平衡型基金、指数型基金等,就不难理解储蓄为什么会“搬家”。

  在投资信心未被赔钱效应“抹杀”的情况下,储蓄“搬家”还会继续,只是不同时期的热度不同。上海等投资理财意识较强的地区,储蓄“搬家”现象将更严重。数据显示,去年上海中资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不是少增,而是全年减少29.4亿元,同比多减1094.6亿元。

  那么,储蓄存款都“搬”到哪去了呢?股市当然是第一目的地。

  需要提醒的是,2008年股市震荡加剧已被公认,无论“二八”还是“八二”现象主导行情,“赚了指数不赚钱”的烦恼肯定还将困扰更多投资者。2007年指数上涨近1倍,但一半以上散户投资者未能获利。如果从银行“搬家”出来的资金,“尽显”散户投资的弊端,与其冒风险炒股票,还不如存银行保本。

  对于大部分散户来说,买入基金是比较适合的投资方式。倘若认为基金数量之多让人难以选择,可选择FOF产品,即“基金的基金”,由专业机构对基金进行组合理财。例如,交通银行正在销售的一款“精选指数基金投资”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指数基金优化组合及新股申购,预期收益为6%至35%,上不封顶。换句话说,在分享指数上涨带来收益的同时,还能兼顾新股申购创造的稳定收益。

  正是由于市场整体投资风险的增加,投资者需要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而不是简单地把资金从银行“搬到”股市。在投资组合的安排上,低风险能力的投资者更不能一股脑儿地买入高风险的偏股型基金。

  就目前市场的收益及预期而言,一般认为,低风险投资者可部分或全部选择“打新股”产品,既能跑赢CPI,同时没有本金损失的风险。大部分“打新股”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有望稳获8%至12%,有的通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可能争取到更高的收益率。例如,中信银行本月15日推出一款转债增强型“打新股”产品,通过申购分离式转债,并在二级市场上卖出中签的债券和配发的权证获取收益,预计年化收益率可达20%。其中的一个卖点是,机构申购分离式转债只需要20%的保证金,通过杠杆效应提高资金效率。

  不过,“打新股”产品能否持续有新品面市,存在不确定因素。有报道称,“打新股”产品的发行加剧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大幅波动,“监管层可能对这类产品进行限制甚至叫停”。

  此外,投资需要“逢低介入”,现在热门的未必赚钱,眼下失宠的未必不好。倍受煎熬的QDII产品,依然是投资者规避单一市场风险的较好选择。美国次贷危机未结束,全球股市笼罩在阴影中,担心美国经济衰退,拖累全球经济。但大部分机构仍较为乐观,一是认为美国经济有望在2008年走出困局,二是新兴市场经济将继续呈现增长势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新兴市场2008年的经济增长将达到7.4%,特别是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8.8%。渣打中国就此分析认为,虽然新兴国家股市过去三年不断上升,但市盈率保持在15至16倍左右,与1994年和1998年的30余倍市盈率相比,仍属于健康状态。这一分析若准确,岂不意味着机会正在悄悄出现。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