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投资中国八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14:13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从几个方面检视2008年的中国市场,可以看到的是,相比2007年或许乏善可陈,但中国经济需求和增长仍将迎来高涨的一年

  - Jonathan Anderson/文

  新年伊始,检视之前的投资规划在2008年是否适用,十分必要。

  我在这能告诉大家的是,2008年是中国经济需求和增长高涨的一年,但中国资本市场或许不那么有代表性。有鉴于此,我将一一解析投资者可能会误解的有关投资的八个问题。 一 出口推动 中国神话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达到了11.5%。从全年来看,经济增长应该也能达到这个速度。然而,中国国内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只不过贡献了中国经济增长率的9%,其余部分则归功于净出口,也就是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

  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说中国产能都已经过剩了,但需求增长还远远谈不上过热。事实上,中国投资自2002年到2003年出现一波井喷行情后,新增国内投资开支就已经出现了减速,而且从2004年开始,中国投资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也开始下降。所以真实的问题不是中国消费还没有突破瓶颈,而是在过去三年里,出口过于顺畅,带来了产能不断增长。 二 通胀回落 食品不跌

  我反复强调的是,尽管中国2007年单月CPI达到了6.9%这样比较吓人的水平,但主要是因为食物价格飙升的推动。我甚至不能说,食物价格整体在涨,其中只有猪肉和鸡蛋的涨幅最为惊人。在过去的12个月里,鸡蛋和猪肉的价格都上升了60%到80%,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疫病造成的供应不足。但同时这也意味着,商品和服务价格这一“核心”CPI并没有太大变化。

  当然,我不认为鸡蛋和猪肉的价格在2008年会滑落,但我认为它们不可能再出现60%到80%的上涨。因此,我认为到2008年第二季度末的时候,CPI的上涨幅度为大约3%。

  尽管我认为CPI涨幅会有所回落,但从中期来看,中国还是继续面对着巨大通货膨胀的压力。主要影响因素有几点:强劲的工资涨幅,充裕的国内流动性,进口原材料价格的飙升。这些因素到2010年之前,都会转化为对CPI的压力。

  如果只就2008年而言,我想主旋律应该是CPI回落,食物价格对CPI来说,还主要是一次性影响。 三 信贷紧缩 力挺消费

  上述两点因素已为中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定了基调。一方面来说,过去6个月信贷出现加速迹象(17%到18%的增长比原定15%的目标来得要高),同时不断上涨的CPI让中央银行不得不提高利率,这也进一步收紧了流动性。而且,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央银行出台措施严控银行信贷。

  无论如何,央行和政府其他部门都必须确保国内消费不会出现下滑。综合来看,2008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是供给过剩,如果国内投资和消费出现下滑,就会把更大的压力施加给原本就已经失衡的出口贸易,这也会让已经高企的外汇储备变得更加难以承受。

  总之,毫无疑问中央银行2008年会继续紧缩信贷,但这和2004年那一轮紧缩有很大不同。当时收缩力度之大,信贷增长回落了大约15%。 四 美国衰退 中国不倒

  市场存在一个重要误解:鉴于出口的重要性,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敞口风险很大,美国经济减速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但我不这样认为,理由主要有三:首先,准确地说,中国1/3的GDP增长来源于净出口的贡献,而不是总出口。我想读者们应该知道净出口和总出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现在中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主要是因为进口出现了回落,而不是出口疯狂增长。因此,即使中国出口出现回落,那么进口也将同步回落。只要净出口没有出现太大变化,对经济的冲击也是非常有限的。

  其次,当前中国出口和GDP的比例为38%,这个数字看起来比较高,好像意味着中国经济的1/3是出口,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国出口数据计算的是总量,而不是出口部门创造的附加值,也就是说,它和GDP的计算口径有很大不同。如果按照工业附加值计算,那么出口占GDP不过10%。和许多亚洲邻国相比,中国经济增长对国内需求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因此,即使出口真受到影响,问题也不会太大。

  最后,读者们必须明白,美国只占中国出口总量的22%,日本和欧洲占38%,亚洲其他国家占25%。从当前看,欧洲而不是美国,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因此,即使美国出现了衰退,中国宏观经济受到的影响还是不大。 五 A股再跌 大势不改

  这可能不能算是什么神话。当前,无论以什么标准进行估值,中国A股价格都算昂贵。在当前环境下,如果出现剧烈下跌,也并非出人意料。

  现在阐述我的最新观点:首先,我认为2008年A股的各项指数将创下;其次,即使A股真的遭遇不幸,也不会对中国宏观经济有多大影响。

  道理很简单,目前中国A股市值占居民金融总财富比例还非常有限。根据我们最近的统计数据,A股流通市值大约只占国民持有金融财富(包括存款、股票和债券)的15%。不妨对比一下当时日本和中国台湾的情况。在股市泡沫破碎前,日本流通市值占居民金融总财富的35%到40%,而台湾更为夸张,这一比例达到了50%。按照这个比例来算,尽管中国A股市盈率夸张,但中国A股泡沫只酝酿了日本和台湾的一半。

  中国市场交易杠杆化也不严重,这点对市场的命运至关重要。回顾历史,日本和中国台湾股市的丧钟都是由高杠杆敲响的。中国公司的负债确实不少,但没有证据证明A股市场有严重的杠杆化。从可以获得的数据来看,中国牛市的主要动力是散户,资金来源主要是散户投资组合的改变,大量资金从存款变成了股票。

  只要没有大量的衍生品和券商提供的保证金交易服务,A股市场即使出现下跌,也不会崩溃,更不要说会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六 一线或落 二线再涨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11月,中国城市房地产价格上升了10.5%。2007年上半年,地产价格涨幅还只有5.5%,因此10.5%的涨幅是比较可观的。而且中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涨了60%到70%,这也引发了相关的投机行为,如果地产信贷遭到打击,难免有人会担心,中国房地产泡沫会不会破碎。

  谈论房地产市场行情时,投资者必须明白:首先,中国房价上升10%和美国房价上升10%是截然不同的。如果美国房价一年之内涨10%,这是很夸张的事。但中国目前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达到两位数,而且增长已经持续了几乎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维持10%的涨幅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中国一线城市的通货膨胀压力非常大,高端房地产市场也充斥着投机行为,住房按揭提供非常好的交易杠杆。正因为此,广州、深圳和上海的高端房地产价格才可能在一年之内上升50%,甚至80%。和这些城市相比,其他城市的房价上涨要温和得多。所以2007年全国房地产价格涨幅才10.5%,中等城市房地产价格也不过上涨5%到7%。

  所以,我想2008年紧缩还会继续,但受影响的应该就是大城市,对全国房地产市场来说,不大可能出现泡沫破裂。 七 投资下跌 利润回升

  我接下来讨论一个中国投资者想知道的问题:过去几年里,中国长时间维持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增长,在于高速增长的投资,资产泡沫的形成和史无前例的出口增长的共同作用。

  但现在情况似乎没有那么美,三者“合奏”如果停止,将会怎么样?美国消费者不再像以前那么狂热了,这让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我来重新回顾一下上述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三点要素。从2001年到2003年,中国确实展现出超强的投资冲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在20%到25%之间。但2004年之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迅速回落到比较温和的10%;同时,那些过剩的工业部门更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收缩。其结果是,投资和GDP的比重也迅速回落(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投资数据都是来自瑞银研究的采集基础的同比)。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出现产能过剩。2004年政策紧缩的作用恰恰相反,后果就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筑需求出现急刹车;一些重工业部门,比如钢铁、机械和汽车,2003年才刚出现好年头,就马上受到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重工业企业利润严重下滑,而且新产能还在不断释放;中国过剩产能只好向海外释放,重工业出口突然上升,贸易顺差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但上述两个问题在2006年出现了变化。首先,工业企业利润停止下跌,出现非常明显的回升,尤其是企业还在股市投资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让它们利润看上去更好。一同回升的还有产能利用率,库存也因此下降。

  其次,贸易失衡得到了缓解,其原因也是在于国内需求的增加。从总体上看,2007年总贸易顺差还是高于2006年,但经季节调整后,2007年第四季度的顺差比2007年第一季度有所减少。

  总而言之,经济数据已经告诉我们,这轮产能过剩周期已经接近尾声。正如我之前提过的,出口回落不会给GDP造成多大影响,最多让中国经济增长下降到9%左右。按任何标准计算,都远远谈不上衰退。

  另一方面,美国消费减少不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记住,在过去四年里,出口增速实际上非常有限,真正让中国贸易顺差屡创新高的是,中国进口数量不断下降。正是因为国内需求的萎缩,企业才不得不努力开拓海外市场。这一切似乎和美国消费关系并不算太大。

  再看看中国投资数据,在出口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纺织品、玩具、家具和电子产品,这些部门的新增投资只占2007年投资总额的7%。这也为我的论点做出了完美的诠释,它们只不过是中国经济体中劳动力最密集型的部门。 八 奥运之后 经济依旧

  最后,需要重书一下2008年中国的重大事件——奥运会。许多投资者认为,奥运会为中国过去几年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夏季奥运会结束之后,经济会出现减速。我的答案是,奥运会对投资和消费拉动的作用非常有限,根本无法对中国这样庞大的经济体产生多大影响。

  根据我看到的数据,北京人口大约只占中国人口的1.1%,同时北京GDP也只占中国GDP的3%。从过去三十年里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来看,北京GDP所占全国GDP的比重几乎是最低的。惟一可以在经济规模上和北京相提并论的,只有1996年举办奥运会的美国城市亚特兰大。在当时,亚特兰大奥运会对美国经济几乎没有影响。

  从投资上看,过去四年里,中国与奥运会相关投资大约是400亿美元。乍一看,这个数字好像很大。但只要想想中国是一个3万亿美元的经济体,你就会觉得这个数字并不夸张,只占中国GDP的0.3%。因此,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值得夸大;奥运会后,中国经济依旧会很平稳。

  (作者为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本刊记者齐忠恒/译)

   订《证券市场周刊》分享高端投资智慧 邮局订阅:8折 即392元 发行部订阅:7折 即343元
     联系电话:85650313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