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期宏观调控需要大智慧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4日 14:12 《中外管理》
文/赵晓 假如通胀不是最大隐忧,那什么才是?假如泡沫不可避免,那如何应对? 如何解读新经济政策? 2007年中国经济有许多可圈点之处,比如:增长速度极高,且经济效益不断攀升。但中国经济也正进入更加艰难的转型期,面对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全球主流媒体转而一齐唱“盛”中国时,更需要格外注意。 君不见前苏联是在风头最劲时一朝失利的;日本也是在经济总量大幅追赶美国时泡沫崩盘的;而东南亚,就是在被认为即将进入“亚太时代”时,迎来“亚洲金融危机”的。 从这样的角度,中国崛起仍必须保持谨慎心态。 以上三段话,可以作为我对中共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最新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政策的总体解读。对于新的经济部署,概括起来就是七个字,“防热防胀重民生”。一方面要防止经济由快转热,着重于“好”;另一方面要注重经济增长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即民生。 中国经济过热了吗? 然而,中国经济是否真的过热了呢?未必。从当前情况来看,尽管经济增长11.5%,但投资增速仅26%,与15年前过热时期的40%乃至60%不可同日而语;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尽管面临前所未有的流动性过剩压力,但在各种对冲办法之后,仅相当于GDP增速的1.6倍,而15年前则在接近3倍的水平;物价虽然上升较快,但全年11.5%的经济增长,对应的物价上升水平仍不到5%,这在改革开放后任何一个过热时期(如1994年CPI曾到达24%)都是不可想像的。 所以,笔者以为:当前经济并未显示出明显过热迹象。对于最能表征经济过热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标,笔者有四点看法:其一,从过去几个月的物价运行来看,物价已经渐趋平稳,因此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其二,由于农产品涨价后的供应增长通常会在下一周期显示,因此估计2008年价格将会逐渐走稳。其三,物价的上升有利于结构调整,特别是加强农业、能源、原材料等本来就需要强化的产业。其四,政府和民间有必要接受一个幅度在4%~5%的均衡物价水平。如果能够认同以上四点,那么物价就不是最大的忧虑。 中国会是第二个日本? 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什么呢? 笔者以为:是在对可能出现的泡沫经济及其导致的民生负面影响上。国际经验显示:高增长、低通胀以及汇率升值的宏观环境,从来都是滋生资产价格泡沫的温床。过去100 年主要国家和地区资产价格大幅攀升的时期,通常都是经济周期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阶段。而中国大陆愈演愈烈的流动性过剩,涨势更加凶猛的楼市以及市盈率迅速膨胀的股市,无不显示出中国可能步历史之后尘。 日本经济变革对中国历来具有较其他国家更加深刻的影响。在防热防胀问题上也是这样。笔者注意到:几乎所有主张防热防胀的经济学者,都难免会提到日本泡沫崩溃的前车之鉴,决意要避免中国经济成为第二个日本。 此精神固然可敬,然而宏观调控除了善于“打移 动靶”,还需要高度的智慧。比如,在泡沫问题上,至少要认识到:第一,泡沫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理由很简单,泡沫源自人性的贪婪。因为贪婪的人性,历史上经济崛起的国家,没有一个能够完全避免泡沫。这意味着宏观调控不可将调控目标定为“无泡沫”。第二,泡沫如同感冒,不同的感冒其危害完全不同,对付的处方也完全不同,泡沫亦如斯。因而,也并非所有泡沫都是“日本型泡沫”,泡沫也并非全是坏处,没有机遇。 既然如此,那么调控之策就不能只用“打压”和“紧缩”,而要系统治理。其中关键点有三:一是如果泡沫不可避免,宁取股市不取房市;二是要想办法利用泡沫推进中国的结构调整;三是要在泡沫时期减持国有股并以此基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坚决防止银行进入股市。这样,才能最好地达到“防热防胀”的效果。 (本文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