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投的投标盛宴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1日 17:24 财富时报
康礼贤(Mark Konyn) 文 随着中国投资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发出资产管理招标通告,国际基金管理行业对中国内地业务的参与也真正拉开了帷幕。根据这家主权财富基金的通告,中投准备委托管理的资产分为四类,计划为每一类别雇佣两到三家国际管理机构。这四类资产分别为:全球股本、日本以外的亚洲股本、新兴市场股本以及欧洲/澳大利亚/亚洲股本(EAFE)。此次招标有望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招标之一。计划参与竞标的公司如果达到一些通常标准,即有可能中标,而对于大多声誉较好的国际基金管理者而言,它们都应该符合这些标准。 过去几年里,亚洲地区曾有许多政府基金引起过国际机构的兴趣,但没有哪一家能够达到中投所提供的规模。长期以来,亚洲央行一直在接受全球基金管理者的服务,主要是为了管理自己以各种债券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更近一些时候,一些央行开始投资于股本;而亚洲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则在更早的时候便成为股本市场的资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然而,没有一家能像中投的招标通告那样,引发一场争抢狂潮。 中国政府2007年9月份拿出大约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成立了中投公司,而这类新成立的大型基金将更引起世界各地的资金管理者的广泛兴趣。这个基金的规模显示出中国在全球经济和金融领域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对于一家全球基金管理者来说,若要展示自身的国际地位,除了赢得这样一位高端客户,难道还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吗? 新加坡政府的通盘战略,就是加强本国的基金管理业。替主权财富基金理财,不过只是这种战略的一部分。中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中国的外包行为主要是为了外汇储备多元化和建立国际投资经验。尽管许多国际基金公司已在中国内地设立了合资企业,但人们并不认为这会成为抉择的标准之一。显然,对于那些可能入选的机构而言,它们手中的投资及企业客户才是更为重要的条件。届时将会通过广泛而细致的筛选过程,从而遴选出少数最终获胜者。 中投实施这一计划之前,中国曾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进展,允许外国管理机构“染指”中国庞大的储蓄和外汇储备。第一个进展,就是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 of Social Security Fund)前年的外包活动。这是中国机构投资者首次进行类似外包,当时有许多国际公司参与竞标一系列国际股本和债券委托管理。第二个动向,则是去年早些时候宣布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机制,允许中国的金融机构引入进行国际投资的基金及投资产品。 对于国际基金管理者而言,中国正迅速成为其全球营销及构建人脉关系行程中的关键一站。中国银监会(CBRC)最近宣布,内地银行可以投资于英国的共同基金和股票。这使得英国继香港之后,成为仅有的两个获得此类地位的地区之一。这最终意味着中国的银行客户有机会投资于英国和英国的投资产品。预计中国也将发布类似通告,允许投资美国市场。 随着如此之多的新情况接踵而来,国际基金管理者们正在将它们的中国战略及亚洲战略放在优先位置。据报道称,香港的研究公司正在大举招兵买马,因为各家国际集团都想雇佣中国专家来协助开发市场,并以此作为接触内地机构的第一步。与此同时,内地的金融机构也在国际基金管理项目中雇佣有经验的外国人,以便为下一步的市场开放做好准备。此外,中国的许多金融服务公司也正准备在香港成立办事处,从而实现其国际投资的雄心,并确保自己能够向内地市场提供国际投资产品。这些行动都增加了人才市场的压力。 多年以来,亚洲一直打着提供切实机会的旗号,让国际基金管理者失望。亚洲储蓄市场一直被人寿保险、银行存款所垄断,投资者也偏好直接进入国内股市。而主权财富基金在这个地区的发展,再加上因中国崛起而形成的巨大机遇,注定将会改变这些观念。 (康礼贤Mark Konyn为香港RCM Asia Pacific行政总裁 )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