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又要“大补”中石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 18:11 北京晚报

  有专家分析,国际油价一路高走,或将加剧国内通胀压力。高油价无疑是加剧了石油炼化企业的压力,因此也有消息说中石化会因此获得逾100亿元人民币的一次性补偿。

  2005年中央政府补贴中石化100亿,2006年中央政府补贴中石化50亿,2007年竟然又要补贴100亿,看来中石化是被“大补”惯了。

  中石化的炼油板块可能是亏损了,但亏损到了什么程度?既然占尽了垄断所带来的好处,凭啥单单拿炼油亏损来说事呢?

  进口成品油造成巨亏也应该是“大补”中石化的理由之一。据介绍,由于炼油开工率已经接近极限,中石化和中石油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分别承担了数十万吨的成品油进口亏损。但必须搞明白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大量进口成品油?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成品油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但这个需求是可以预期的。那么,有什么理由不提早建设炼油装置以满足需求呢?其实,需要大量进口成品油的原因有二:一是国内成品油没涨价的时候把成品油拿来大量出口了,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成品油上半年的出口数量竟同比增加了27.6%,而进口成品油则比去年同期下降1%。二是为了达到成品油涨价目的而制造的“短缺”,涨价后这一缺口难以很快补上,只好用进口的方式来满足供应。因为进口成品油而造成的亏损到底应该由谁来买单呢?

  能达到让成品油涨价的目的就尽一切可能的去想办法涨价,涨价的幅度如果不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就伸手向国家要补贴,这似乎已经形成了屡试屡爽的惯例。但到底凭什么呀?

  吴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