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企业所得税改革应强化行业优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 07:4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陆志明

  无区域倾斜的新兴行业优先税制改革不仅能规避传统政策带来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也能为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的“大城市经济”寻求新的出路,毕竟中国拥有巨大的人口基数,很难与欧美国家一样沿用传统的“城邦经济道路”。而加大对新兴产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新兴产业的税收支持,将成为中国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政策动向。

  内外资两税合并的推行,宣告了原有税收制度对不同资本类型企业之间不公平待遇的结束,而国务院《关于实施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通知》却依然强调了对原有五个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延续性税收优惠”。

  摒弃了对内外资企业的区别对待,却依然未能变革区域性优惠的旧观,是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之中最大的隐忧。正如对内资的不平等待遇与对外开放、发展民族经济相悖,区域性的优惠倾斜同样不符合全国经济均衡发展的宏观战略目标。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在这三十年间,珠三角、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运用其突出的沿海区位优势与国家税收政策上的倾斜,既实现了本地区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同时也为全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伴随着对外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带来的不利后果已初步显现,落后与发达地区经济与生活水平的落差推动了就业人口的不断迁徙,从而带来了原本已经压力巨大的沿海大中城市环境、资源与人口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同时也造成欠发达地区经济进一步失血。举个最直观的例子,人口向发达地区的聚集是推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房价节节攀升的重要原因。

  痛定思痛,正是东西部差距的进一步加大迫使中央政府开始推行开发西部运动。但是由于东南沿海地区本身的地理区位与原有经济工业基础优势未变,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依然难有起色。

  此番企业所得税制改革虽力保西部开发优惠税收政策未变,但是却同步强化了对原本五大经济特区与浦东经济特区的税收优惠。这与以往“淡化特区、特区不特”的税制改革方向无疑是有所不同的,其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以珠三角、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将结合其原有的地理和经济基础优势,进一步拉动本地区对全国经济资源的吸纳,从而加深原本巨大的东西部差距。

  相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包括浦东新区在内的六大经济特区完全代表了当前中国最为发达的省市区域,相对于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这些区域本身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备的环境、经济与技术基础,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应居于次要位置,在内外资两税合并之后,税收也不再是沿海发达地区吸引外资的主要手段。

  沿海发达地区目前所要做的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人才资源优势,利用内需和研发能力吸引外资,迅速实现经济转型,从而实现与发达国家高端产业和市场的接轨;而税收优势将成为西部地区吸引中低端产业资本流入的主要政策措施,如此分工定位方能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此外,从目前连年创下历史新高的国家财政税收收入总量来看,超越GDP增速的4.9万亿税收收入将推动下一阶段的税收制度改革向如何协调经济发展转变。区域倾斜的税收优惠政策无疑已完成了其早期以点带面的“历史使命”;而推动全国经济均衡发展,促进新兴产业,如新能源、电子工业等高新产业发展的行业税收优惠政策将成为新的历史主流。

  无区域歧视的新兴行业优先税制改革不仅能规避传统区域优惠政策带来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同时也能为日益膨胀、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如房价、就业与资源平衡)的“大城市经济”寻求新的出路,毕竟中国拥有巨大的人口基数,很难与欧美国家一样沿用传统的“城邦经济道路”。

  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以加州为代表的美国西部正是凭借了新兴产业的科技优势才成为引领美国经济发展的新生势力。而加大对新兴产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新兴产业的税收支持,将成为中国经济全面振兴的重要政策动向。

  (作者为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