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民财富转折之年 无法复制的中国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07:20  北京晨报

    站在“6124”守望

  2007中国经济表述之【超越】

  郭淑香

  “感谢上帝送来了中国人。”时代周刊封面报道《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中,一名在中国投资的铁路项目当保安员的安哥拉人这样说。

  这是2007年,这一年,是中国经济第5个双位数增长年,这一年,适宜感叹,“中国经济从没有像过去5年发展得这么好,这么快”;把视线放得更远些,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29个年头,这一年,还应再感叹,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繁荣,这样的故事无法复制,中国单枪匹马,宛若世外桃源。

  这一年,站在过去5年的肩上,站在过去30年的肩上。世界融入中国,中国融入世界。在中国加入WTO5年保护期终结后向世界全面开放的第一年,这个国家的财富和她的人民的财富一并飞奔,中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外储居全球首位,中国人将更多兴趣与金钱投入于股票与房子上,所有晦涩的经济名词都变成大众通晓的流行词汇。

  这一年,1亿多股民缔造了资本大国崛起的奇迹,指数最高上涨一倍多的中国股市,让人兴奋,兴奋。中国的富人迅速变得更富有,亿万富翁的人数仅次于美国。杨惠妍、黄俊钦……首富们轮流坐庄,人们一边八卦一边模仿。这是中国人财富意识觉醒的元年,这是中国民间财富的转折之年。尽管6次加息,生活在“跑赢CPI”的心理焦虑中的人们仍坚定地选择将存款“搬家”。

  这一年,中国人接连收获国家派送的超级“大礼包”。在6000点的高歌猛进之后,“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被首次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全新的民富政策让中国人亢奋起来。即使狂跌一千多点,人们仍然相信股市一定会再涨起来。《物权法》确立了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产权基础,“牛钉”们得以坚守前所未有的权利。新年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为弱势的劳动者撑腰,廉价劳动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草根英雄们站在社会主舞台上的身影是如此光鲜。

  新年的钟声敲响,2007年已经逝去。回望这一年,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哲学式的冲突,既热烈又感伤。高增长、低通胀的奇迹暂时止步,但新的资本奇迹已经接班开场。

  中国的发展到底有多快?

  有国外经济学家通过计算各经济体的人均GDP增长率粗略得出结论:中国1年的发展变化大约相当于印度和新加坡的2年,美国、日本和英国的4年,德国和意大利的5年,法国的6年,瑞士的7年半,或者如果你生活在尼日利亚,中国最近1年的变化你需要30年才能看到。

  1 第5个双位数增长年

  高增速中的“热效应”

  中国经济经历了连续4年两位数的增长后,2007年丝毫未显疲态,预计全年经济增长速度将达11.5%。有关专家预计,中国的经济总量有望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近30年的持续增长以及连续5年两位数的产出增幅,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而在经历30年来最长繁荣周期的同时, 物价持续上涨、投资过热、资产价格膨胀、过分依赖出口以及放缓的美国经济增速,都将对2008年的经济带来不确定性,着急的经济学者已经吹起“经济见顶回落”的冷风。不论是见顶回落还是继续冲高,对于一个正在转型的经济体来说,2008年注定是关键的分水岭。

  2 十挥“巨斧”六次加息

  通胀阴霾下的调控智慧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中国货币调控同样需要高超的“烹饪”艺术。面对流动性泛滥的局面,央行拿出了“乱世用重典”的魄力。尽管经济学经典教科书上印着“存款准备金率是巨斧,不可轻易使用”的教诲,央行却在2007年10次挥动这把“巨斧”。事实证明,在中国当前的环境下,“巨斧”更直接、有效。

  为了经济降温、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加息成为客观的必要。虽然美联储降息形成“掣肘”,但央行仍坚持把通胀问题放在首位,六度加息。在去年底,央行更是创造性地使出“非对称加息”的手法,以求在控制通胀、增加居民储蓄收入和缓解流动性过剩等目标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3 储蓄依旧“大搬家”

  在利息加了利息税减了之后

  开征8年之后,储蓄存款利息税终于由20%削减到象征性的5%,这一削减相当于加息0.5个百分点。然而,不论是利息税削减还是去年的6次加息,都未能扭转居民储蓄存款“大搬家”的势头。

  大量储蓄资金涌向股票和基金等投资理财产品。在刚过去的一年里,每个月动辄上千亿元的储蓄“大搬家”规模使人们惊叹:中国居民的理财意识大觉醒了!的确,一边是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另一边是资本市场的持续火爆,一个个快速致富的故事在坊间流传。值得欣慰的是,在“全民炒股”、“学生炒股”的狂热浪潮退去后,普通个人投资者的心态正日益成熟。

  4“财产性收入”写入十七大

  民富政策让中国人兴奋

  随着过去一年股民、基民队伍不断壮大,靠钱生钱的“财产性收入”被历史性地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不仅预示着合法财产将受到法律保护,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为了增加中等收入者比重,使社会结构趋于“橄榄形”的合理分布。

  不过,如果我们将“财产性收入”与基金、股票直接画等号,肯定过于简单。在去年财政收入创下5万亿元历史新高的情况下,“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条件是让大家具备获得财产的条件,增加劳动收入在经济“蛋糕”中的分配比例,让老百姓分享经济高增长带来的经济红利,这才能真正体现藏富于民的治国理念。

  5 从2675到6124

  最火爆的资本市场在中国

  很严肃的英国人说,一度暴涨到6124.04点的上证指数,其代表的中国股市在2007年是全球第一。这个被国内投资者认为“最没有参考价值”的上证指数却被英国人艳羡,数字在这一刻脱离了其本身的含义。全球最庞大的人口红利在中国,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在中国,全球最潜在的消费市场在中国。所以,全球最火爆的资本市场也应该在中国。

  没有布局中国,国际巨擘们的2007年将是灰暗的。在次债危机让高盛、大摩们心惊肉跳时,“6124”却意味着所有顶级投行都已从中国获得超额收益。所以,英国人对“6124”的肯定不是心血来潮,套用一句广告词:“以‘6124’的名义向中国成就致敬。”

  6去年首富特别多

  资产膨胀的大富翁

  年仅25岁的杨惠妍,以1300亿元身价笑傲2007年中国富豪榜。这一年,中国亿万富翁的人数仅次于美国,并且他们变得更加富有。在胡润的百富榜上,800名上榜富豪的平均财富为5.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逾一倍。在2006年,270亿元足以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而到了2007年却只能排到第16名。

  富豪们的身影,折射出中国令人惊讶的商业机会,也成为民众的超级偶像。长期观察中国财富史的胡润说,这是一个中国民间财富的转折之年。

  不过,由汹涌澎湃的中国股市和高价楼市“孵化”出的富豪们,其财富能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仍需拭目以待。

  7全球次债危机蔓延

  中国貌似世外桃源

  美国次债危机席卷全球,众多素有盛名的国际金融机构在危机面前一样脆弱不堪。不过,中国严格的资本管制闸门把次债危机风暴挡在了家门外,使中国股市和金融市场在全球的大动荡中“一枝独秀”。

  庆幸之余,我们应当看到,如果欧美实体经济继续受到伤害,对于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贸易出口的中国而言,这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闸门总有开启的一天,未来资本管制必将逐步放开,中国金融体系将全方位融入国际市场。如果金融机构不先练好“内功”,当另一次金融大风暴来临时,所谓的“世外桃源”只不过是神话而已,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8《物权法》艰难出炉

  让业主更有力量

  被挖土机挖开的10米深坑里唯一耸立的孤岛,是史上“最牛钉子户”吴苹的家。吴苹已经在这里坚持了3年,维护她对一栋200平方米小楼的所有权。

  吴苹很幸运,作为一个最让房地产商头疼的钉子户,她等到了《物权法》颁布。它最核心的意义是保护物权,即应当给私有财产以必需的尊重。

  在全国网友和媒体的声援下,借助新颁布的《物权法》,“最牛钉子户”最终得到90万元的赔偿。但还有更多问题需要答案,电梯里的广告、公共区域的使用权、停车位的收费……每一位想要保护私有财产的人都在等待更明晰的条款和更多的案例。

  9 “华为”们突击裁员

  《劳动合同法》为弱者护航

  《劳动合同法》是送给2008年的礼物。就如同武侠小说里高手出场前未见其人先闻其名一样。华为、沃尔玛等不计代价的突击辞工,除了引起一连串的口水外,更多的是给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做了最好的铺垫。

  鼓励单位签订长期合同、事业单位也要签合同、不得重复“试用”同一个人……一条条具有针对性的政策,让人们感到温暖的同时却也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在之前有人打擦边球钻法律空子,之后就能杜绝这种事吗?《劳动合同法》的意义并不是颁布,而是严格贯彻落实。这是在考验执行者的决心,也决定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信心。

  10 单向收费梦想成真

  请随便接电话吧

  手机话费在2007年为每一位消费者送上了一个感叹号!从来没有一个时期,手机话费套餐变换得如此人性化;从来没有一个时期,让我们能如此写意地接听移动电话,而不必为通话时间心疼。

  2007年是“双改单”这个历史性变迁的重要节点,手机资费改革轰轰烈烈。渴盼多年的“接听免费”终于“解套”,丰富多彩的接听免费套餐距离真正的单向收费只有一步之遥。而高高在上的漫游费也将走向终结。信产部明确表示降低国内漫游费,下调漫游费上限,未来几个月新的上限将出炉。

  当我们惊叹这种变化时,已经在享受它带来的快乐——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习惯了单向收费,习惯用手机就像打固话。

  2007财经热语

  这一年,所有晦涩的经济名词都变成大众通晓的流行词汇,金融问题开始社会化。

  1、CPI

  去年中国最出名的三个英文字母不是NBA或UFO,而是CPI。少有人知道这个名词的全称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更少有人研究它的数学计算公式,但它所代表的物价状况牵动着每个人的钱袋子。物价涨了,从粮、油、肉价到住房、成品油价,连卖菜的大妈都会指着报纸说:“西匹埃!西匹埃!”寻常百姓的家宴上出现新的话题,双位数的经济增长和幸福到底有多大关系?

  2、猪肉

  就在1年之前,看到韩剧里邻国同胞对一顿“五花肉烧烤”的感恩戴德,不少人恐怕要感叹自己是多么幸福啊。但在去年,当人们实践“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原定计划时,却不免要先摸摸自己的钱包,回想当年对超市里8、9元一斤的五花肉挑肥拣瘦还真是有些不道德。2007年,在市场供求和通胀传导的双重作用下,猪肉以及食品价格快速上涨,食品支出重新找回在恩格尔系数中的重要位置,网友们开玩笑说,“二师兄的肉可比师父还贵了。”

  3、加息

  欠着房贷的“负人”们最担心的一个词就是加息。当然,炒房的也恨这个词,尤其是还在一年里加了6次。为了控制经济过热,央行开始管理“流动中”的货币,金融手段用起来毫不手软,第一次加息,要多还房贷的开始算账;第二次,贷款修房子盖厂的开始算账;第三次,股民开始合计加息对大盘点数的刺激;第四次,好不容易把存款买成基金的大爷大妈们犹豫了;第五次,人们开始询问下一次的加息时间表;到了第六次,人们就麻木了,大盘也麻木了。经济学家们说2008年不会再加6次。

  4、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换言之就是“钱多了”。可惜多的是“热钱”,有泡沫的嫌疑。2007年发布的大部分经济和金融政策都是冲它来的,包括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发行特别国债。2007年,过剩的流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不断推升的贸易顺差,出口企业不断把收回的美元兑换给国家,国家就得不断向经济体系投放人民币,而多余的资金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投资、经济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危险。另外,过剩的流动性也流进了股市,成为推高股价的“热钱”。

  5、中国溢价

  沾上“中国”二字就很值钱吗?投资人说,是的。去年的《财富》杂志宣布,在目前的全球公司市值前20位榜单中,中国公司占据了7家,前10位中有4家,这已经和美国公司的地位持平。就市值来看,全世界最大的通信公司、最大的银行、最大的石油公司、最大的保险公司目前都属于中国,可惜从盈利和管理水平上看还有所差别。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