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的政治经济学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30日 15:50 中国经营报
公元1095年,沈括去世。这位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北宋官员已经无法得知,他在晚年所著《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生于地中无穷”的石油果真如他所料“(后必)大行于世”。 沈括去世后的第764年,1859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打出了第一口油井。世界能源版图的“墨西哥湾时代”来临。从此以后,在150多年的时间里,石油工业已经改写了人类历史和世界政治经济的版图。 2007年伊始,国际能源领域的冲突层出不穷,且有扩大趋势,如俄罗斯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的天然气之争;非洲在能源政治格局中的地位提高;朝鲜核危机、伊朗核危机、北极地区的能源冲突等都给能源市场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12月8日,伊朗正式宣布全面停止使用美元进行石油交易,并声称美元是一种 “不可靠”的货币。随后,俄罗斯鲁克石油公司也宣称,可能考虑在两年后以卢布进行石油交易。一场新的权力交锋正在拉开帷幕。 权力的交锋 产油国第一次走上历史舞台是20世纪70年代。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由于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对以色列表示强烈支持,结果导致一些阿拉伯的原油出口国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禁运。此前石油输出国已经下决心要提高油价,战争的爆发给他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认为在这种形势下,无须与石油跨国公司及其母国政府谈判油价,直接决定提价就行了。10月16日,欧佩克的六个海湾成员国决定单方面把油价提高70%,使沙特基准原油标价从3.01美元/桶,提高到5.12美元/桶。这一决定对石油输出国组织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收回了油价决定权。10月18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也召开会议,决定用石油减产作为武器,支持埃及和叙利亚对以色列的战争,宣布每月削减5%的产油量,直到以色列撤出1967年战争中攻占的领土,并同意承认巴勒斯坦人的权利。 西方石油消费国没有实现国际合作来共同抵御油价上涨的风险。由于内部分歧严重,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不但没有促成集体行动,而且出现集体行动的难题,付出了“傻瓜的代价”。尽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秘书处力图为各国提供信息,甚至提出紧急计划,但终究未能有效的合作。主要石油进口国都采取了狭隘的利己政策。美国、日本、德国公司则在现货市场上哄抬油价以获利。英、法及大多数欧洲国家则力图安抚阿拉伯方。1973年11月初,欧共体通过一项亲阿决议,使石油匮乏得以缓解。 1974年初,美国在华盛顿召开国际能源会议,制定了“国际能源规划协议”,同年11月国际能源机构(IEA)成立。国际能源机构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发达石油消费国之间合作,削弱欧佩克的谈判能力。 1978年11月,伊朗发生了推翻沙阿政权(巴列维国王)的革命。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这两大政治事件把第二次石油危机分成了两个阶段。由于西方国家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经历了普遍的恐慌心理,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前各石油消费国已经发生了在现货市场争抢石油的“石油大战”。伊朗和伊拉克发生的事件放大了这一恐慌,并导致又一轮油价上涨。 几年之后,两伊战争的爆发使国际石油市场再次陷入恐慌。在战争爆发初期,伊朗的石油出口迅速下降到100万桶/天,到1980年第四季度石油出口就完全停止了。伊拉克的石油产出也随之下降,到1980年底,产出从350万桶/天降至50万桶/天。但IEA成员国的有效合作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所以,尽管在1980年秋,现货市场原油价格急剧上涨,从战前的每桶31美元上涨到12月中旬的每桶40美元,但到年底又降到每桶35.5美元,然后继续一路下跌。到1981年7月,原油价格仅比战前高出5个百分点,而且这一价格水平继续保持了下去。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联合国随即宣布对伊拉克及科威特石油出口全面禁运。国际市场的即时供给每天将减少470万桶,占全球总需求的7%左右,这一比例已经达到IEA设定的严重短缺的标准。因此,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上涨。三个月的时间原油价格从每桶14美元,突破40美元(10月9日)。但供给短缺很快被OPEC国家增加的产量所弥补,油价很快回落。到1991年1月,国际油价反而出现大幅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2月份交货的收盘价,在海湾战争的第一天下跌了10.56美元。同期在欧洲、亚洲和其他地区的石油期货、现货市场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所以,此次油价的波动并未对世界经济造成实质性影响。 2001年以来,国际油价的上升趋势开始非常明显。原来的相互依赖关系正在瓦解,新的秩序正在形成,美国与其盟国以及其他能源消费大国正在从优势转为劣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能源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动。近年来,一些国家分别建立了石油交易所,并改变或者正在准备改变石油贸易结算货币。伊朗早在1999年就开始宣称准备采用石油欧元(Petroeuro)计价机制。2006年3月,伊朗建立了以欧元作为交易和定价货币的石油交易所。伊朗还向俄罗斯建议成立一个类似于欧佩克的天然气联盟。在总统查维斯的领导下,委内瑞拉用石油和12个拉美国家(包括古巴)建立了易货贸易机制。 俄罗斯建立独立的石油交易所也正在被提上议事日程。目前,俄罗斯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所占份额分别达15.2%和25.8%。石油贸易是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增长的引擎,如果贸易的标价权始终掌握在美国手里,俄罗斯就会受到很大制约。前苏联的垮台就与国际油价持续下跌而导致的财政收支状况恶化有直接关系。俄罗斯副总理梅杰耶夫根据俄罗斯转型经济研究所进行的计量经济模拟分析指出,若2009年石油价格每桶为25美元,则俄罗斯联邦政府收入减少9%;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将达到GDP的7%;稳定基金为零;通货膨胀达到40%。为此,俄罗斯很可能首先推动独联体各国之间的石油天然气贸易以卢布结算,并把卢布结算扩展到与亚洲和欧洲的石油贸易,之后争取伊朗、阿尔及利亚与委内瑞拉以及墨西哥等产油国组成以卢布作为结算货币的石油联盟。 世界能源格局正处于异常深刻的变革当中,两大国家集团的力量对比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暴涨的石油美元 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后,欧佩克国家考虑摆脱石油美元计价机制,因为美元不再像过去那样具有稳定的价值。由于认识到美元地位的下跌将会危及国际货币体系的信心、流动性和国际收支相应的调整机制,时任美国财长和尼克松总统特使的西蒙数次飞往阿拉伯地区,尤其是沙特阿拉伯,并于1974年与沙特货币当局达成了一个秘密协议。该协议规定沙特中央银行可以购买在竞拍机制之外的美国政府债券(美国政府并保证这些资金的安全),但沙特必须确保以美元作为石油的计价货币。这个协议在西蒙的继任者迈克尔任职期间,又从沙特拓展到了整个中东地区。 由于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因此欧佩克其他成员国也接受了这一协议。美元与石油“挂钩”成为世界的共识,任何想进行石油交易的国家不得不把美元作为储备。正是这一系列协议奠定了美元在国际石油交易计价货币中的垄断地位。这实际上保证了沙特的石油收入以资本流入的方式重新回流到了美国本土,为美国巨额的贸易逆差融资。该协议的实质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美国正是通过美元垄断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交易媒介地位来维系和巩固美元的霸权地位。由于原油贸易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 1973年以后国际原油价格就与美元走势呈现较强的相关关系。石油价格和美元汇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根据Weller&Lilly的测算,石油价格和美元汇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也就是说,美元贬值和油价上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从年度平均价格来看,2001年~2006年美元指数下跌13%,同期国际原油名义价格上涨了170%。2007年以来,美元指数更是持续下跌,根据美联储最新公布的数据,美元指数从年初的95.0584下跌到了11月份的86.9197,跌幅达到9.36%。国际油价(NYMEX原油期货价格)从2007年年初的50美元暴涨至超过90美元,涨幅达40%。 出售石油而获得的美元收入或是以石油收入中的美元和美元资产被称为石油美元。根据IMF的数据,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1973年~1976年)净石油出口增加额(石油美元)为2390亿美元,占当年该组国家GDP的27.8%。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1978年~1981年)石油美元规模为2180亿美元,占当年该组国家GDP的14.5%。而2002年~2005年间石油美元规模更是达到4370亿美元,占当年该组国家GDP的33.2%。英国《经济学家》估计,2005年石油输出国石油出口中的总收益达7000亿美元。这些输出国不仅包括石油输出国组织,而且也包括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和挪威。沙特阿拉伯的盈余甚至超过1000亿美元——高达GDP的32%。中东石油输出国经常项目的平均盈余达到GDP的25%。俄罗斯为13%,挪威为18%。而2005年中国和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经常项目盈余总共只有1880亿美元。美国学者Matthew Higgins, Thomas Klitgaard& Robert Lerman则估计,2006年石油出口国的石油美元规模约为9700亿美元。 中国的高成本 由于中国能源需求增长迅速,中国在本轮油价上涨中承担了巨大的成本。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的最新统计,2006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5.6%,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率。2006年世界一次能源的消费增长了2.4%,低于2005年3.2%的增长率,略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除了核电,各种燃料的消费增长都有所下降。而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8.4%,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量的51.5%,煤炭、石油、天然气均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消费增长率。在2006年全球石油和煤炭消费增长当中,中国有三项指标引人注目:一是中国煤炭消费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38.6%;二是在新增能源消费当中,中国的石油和煤炭消费分别占世界消费增量的77.3%和71.7%。三是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增长最快,2006年中国天然气消费增长率达21.6%。 世界能源价格的高涨导致中国大量国民财富溢出。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测算,单纯由于涨价因素,2005年一年中国就有相当于1200亿元人民币的国民财富转移到产油国和国外石油巨头手中。可以估计,近年来的能源价格暴涨使得我国国民财富净溢出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 根据IEA《2007世界能源展望:洞察中国和印度》的预测,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模式,如果没有相关政策措施出台,中国的能源消耗还将进一步增加。在参考情景中,2005年~2015年,中国初级能源需求年均增长5.2%;2005年~2030年年均增长3.2%。中国的初级能源需求将翻一番多,2005年为17.42亿吨油当量,而2030年为38.19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3.2%。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2010年之后不久,中国将会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 中国能源进口的对外依存度(净进口量占总需求比例)不断提高。中国在2007年上半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在IEA《2007世界能源展望:洞察中国和印度》的参考情景中,2030年中国的煤炭净进口量将占到煤炭总需求的3%,占全球煤炭贸易的7%。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自此以后,中国石油的净进口量不断增加,生产和消费缺口不断扩大。 在2010年初,中国的常规石油产量估计会达到390万桶/日的高峰,随后开始下降。因此,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将从2006年的350万桶/日增长到2030年的1310万桶/日,而净进口在总需求中的比例将从50%上升到80%。根据IEA2004年《世界能源展望》预测,虽然中国目前还不是天然气的净进口国,即使到2010年中国天然气进口在总消费量中也仅占9%。但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27%。到2030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净进口比率将达到82%。其中,根据IEA 2004年的预测,中国石油进口量在2030年将达到美国2004年的进口水平,占进口总需求比重为74%。 可以说,中国实现崛起的成本很高,而且大大高于二战后实现崛起的德国和日本。能否成功地化解高油价带来的风险,保障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不得不严肃面对的严峻课题。 世界能源版图的未来 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纵观人类能源利用的历史,每一次能源利用转型都引起了整个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动。石油工业影响了整个世界,只要世界对石油的依赖没有消失,中东地区就不会改变世界政治版图上最热点的板块地位,产油国和消费国之间的权力交锋与财富流动就不会停止。对石油工业和产油国最大的挑战将来自清洁能源的广泛使用。二十一世纪的能源消费,将是清洁、高效、高科技的能源消费。低碳经济将为世界经济发展和能源利用带来新的机遇,人类将面临一次重大的能源利用转型。当前的石油时代有可能转变为未来的气体时代,届时,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将再次出现重大变动。而笔者预计,中国未来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最大的环保技术市场、最大的低碳经济体系、最大的低碳制成品出口国。在能源利用领域发挥“领跑者”的作用,将大大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软实力,也将为中国创造一个绿色能源市场和高科技市场,而这也将成为中国崛起的重要能源路径。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