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财政收入节节攀升:高增长中的创伤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30日 10:38 中国经营报

  最近,从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到财政部副部长王军,都透露出一个信息,中央政府2007年全年财政收入将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

  消息传出,引来的却是无数质疑。人们从各个角度质疑5万元的政府财政收入过于庞大,有与民争利之嫌。而这仅仅是今年民众对分配体制敏感反映的一个缩影。

  庞大的政府与管制经济的体制复归路

  中央财政收入的突飞猛进的同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 大幅度的增加,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同等增加。

  据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先生的研究,我国的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在30年间从1978年的31.0%一路下滑到1994年的12.0%,中央财政收入下降导致掌控能力下降。以1994年财税重大改革为起点,财政支出及其占GDP的比重大幅攀升,从12.0%上升至2006年的19.73%,年均增长19.94%,形成了一个明显的V字型结构。

  与此结构相伴随的是改革之初“减税让利”、“分权让利”的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举措,小政府与大市场初见雏形,而1994年之后,大政府大国企的体制复归再次显现。

  政府占用的资源过多,直接表现在政府规模的庞大与成本的上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已增长87倍,而且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3%!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2003年已上升到19.03%,比日本的2.38%、英国的4.19%、韩国的5.06%、法国的6.5%、加拿大的7.1%、美国的9.9%分别高出16.65、14.84、13.97、12.53、11.93和9.13个百分点。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先生曾说,“政府成本高,再廉洁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更何况还难谈廉洁二字。

  政府规模庞大必然导致管制增加,虽然据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公布,今年上半年国务院部门共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806项,占总数的50.1%,但通常的情况下,取消了旧审批增加了新审批,或者是取消了无关痛痒的审批项目,或者因新部门而设新项目,层层叠叠,造成企业经营环境、创业环境等并未有实质性改善。

  大管制的复归,恐怕会使计划经济有死灰复燃的机会,这是中国市场化过程中最大的风险。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断裂助燃土地财政与税外之费

  目前遭到各界一致痛斥的土地财政也是分税制的后果之一。

  在实施财政包干体制后的1985年至分税制前的1993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平均为31.8%,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比例平均却为33.9%,收支平衡比例基本平衡,但中央政府依然偏弱,并且财政包干博弈的主动权在地方政府手中,到1993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不断下降,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降到22%。

  分税制旨在通过税收收益的重新划分彻底根治这一问题,以增加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分税制效果立竿见影,1994年当年,中央的财政收入占总收入达到55.7%,比1978年增加40个百分点,中央财政支出并未增加,只占财政总支出的30.3%。此后的1995年到2004年,中央财政收入平均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52%,财政支出平均只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29.8%;同期地方的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48%,但财政支出却占国家财政总支出70.2%。

  此时正值中国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大量国企工人下岗,产业升级换代,亏损的国企与地方银行的管辖权交给了地方政府,而教育等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地方占了大头。

  在这样的情况下,土地财政应运而生,并受到中央认可,缓解了地方财政的巨大压力,到目前为止,土地财政已经牢牢奠定了地方财政的支柱地位。土地财政深刻改变了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权重,以及税收制度的变化,可以说,其显现出的负面效应成为中国今日最大的经济陷阱。

  不仅如此,为了应对财政压力,承载越来越庞大的行政机器,税外之费的数量也在急速上升。从2006年地方政府实际收入结构看,全国没有纳入预算管理的27000亿元资金90%在地方,地方收入占国家实际总财政收入的63%,其财政支出达到42000亿元之巨。

  这些费用怎么使用?据周天勇先生估算,在使用过程中浪费型的行政开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公车、公招和公出每年消费掉9000亿元左右;豪华办公楼、行政中心、培训中心的建设、维护和运行每年消耗也在1万亿元左右;一些运动式、政绩式和形式主义的工程、节日、庆贺、大会等活动,也消耗大量的财政资源。

  土地财政与预算外收费是中国经济两大病症,如果不动大手术剪除,中国的市场经济规则与公共财政体制难以确立。

  过于富裕的政府无法发展内需经济

  内需经济迟迟无法启动,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政府财富过多,房地产等公共资源沦为吸食民众财富的绞肉机。

  笼统地说,中国居民存款过多是有意混淆视听,事实上,在金融机构的储蓄中,政府和企业总储蓄占国民总储蓄比例高达70%。根据国民账户资料计算,10年来,中国的国内总储蓄占GDP的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幅度约为10%,但居民家庭储蓄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下降幅度为4%左右;政府储蓄所占比重略有增长,但不显著;企业部门的总储蓄增长最为突出,占GDP比重增长了约8%。统计表明,政府与大型国企的储蓄才是中国储蓄的大头,真正能够拉动消费的只有政府与企业的大额订单,但他们不会这么做,而是会走高储蓄高投资之路。

  政府正在试图依靠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保体制、降低房地产增幅等手段拉动内需,这种手段见效虽慢却能治本,但问题在于,社保的投入资金远远比不上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让人无法相信这是内需经济建立的前兆。并且,由于税费繁重以及管制过严,对中小企业在融资等领域的歧视性政策,加之经济转型压缩顺差之需,出口退税与汇率政策改变,导致中小企业脆弱,与之伴生的是就业数据不良。

  另一事实也在提醒我们,在居民存款中,20%的人掌握了80%的存款,导致大部分人无力消费。

  启动消费需要大量中产阶层,而中国中产阶层正在沦为房奴、教育费用的奴隶,启动消费需要充分的就业与真实收入的增长,而通胀的压力与数年难涨的薪酬让许多人不敢也不愿消费。

  正是在上述意义上,财政收入大增带来的心理刺激已经超过了这一事实本身,而成为一种放大的体制现象,一种大投资大管制经济模式的投影。政府希望改变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大市场、拉动内需,首先要改变目前为财政收入的增长而欢欣鼓舞的心态,严格控制财政收入脱离GDP发展速度的异常增长,形成藏富于民的理念,同时形成藏富于民的机制。希望2008年,财政收入能够与GDP、与居民财富的增长速度更加和谐。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