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医疗服务价格将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30日 05:18 东方早报

  众所瞩目的“医改报告”终于揭开面纱。日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的报告受到了举国关注。报告中,陈竺指出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六项重点工作,提到要“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为此将增加财政补助,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12月27日《新京报》

  应有三个前提

  在提高医疗服务价格时,应有三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药品和检查的费用应该降低。虽然,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为降低药品与检查的价格提供了可能,但这种可能并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如果做不到这点,实际上等于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第二个前提是,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应该规范。在医患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患者的知情权形同虚设,他们很难弄清自己接受的服务是否必须,是否合格,他们也很难分清医疗服务收费的差别是怎样产生的。因而,各家医院在收费时应有统一的规范,否则收费难免出现乱象。

  第三个前提是,价格的提高应考虑低收入者。公立医院是公益性的机构,救死扶伤是其责任。要实现这个责任,一个需要作出的表态就是降低治疗成本,降低就医门槛,也就是让那些低收入者也应该看得起病,并能治好病。

  江苏 李劭强

  需让公众看到“新内容”

  陈部长的报告一“露面”,立即招来众多的担忧、质疑、抱怨甚至谩骂。或许更根本的原因在于:所谓“揭开面纱”的新“医改报告”,除了强调了绝对正确、却已经说了多个回合的一些理念,比如政府要多投入、医院要强化公益等之外,还没有展示出足以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新东西”,尤其没有展示出如何克服药费居高不下、医院与患者权利失衡等这些长期疾患的“新招”来。

  这让很多公众难免要想:前前后后那么久,上上下下所谓“九套方案”,难道最后就只有“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这么点智慧吗?———即便是存在误解,即便是有些浮躁,但这样的舆论环境,显然不利于大家对于新医改的信心。可能最聪明的做法就是:医疗卫生部门要尽早让公众看到能够超越过去老路的“新内容”,以避免重新走上“精英方案”面子好看、里子难搞的老路上去。 陕西 毕诗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