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尹中立:通货膨胀恶化 股市必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8日 08:07 每日经济新闻

  尹中立

  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物价指数的节节攀升,有一个观点也逐渐在股票市场流行,并成为很多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的思想指南,即:通货膨胀是支持股市(或房市)持续上涨的基本动力。很多人认为,在物价不断上涨时,将钱存在银行不合算,应该投资股市、基金或房地产。

  于是,每当统计局公布物价指数创新高的消息时,股市总是大涨。记得在7月份的CPI公布后,新浪网做了网上调查,“面对CPI的上涨,你的资金投向那里”?58%以上的人选择把钱投向股市,而选择继续存在银行的只有13.9%,其它也是选择了楼市,“通货膨胀造就大牛市”的理论十分有市场。

  但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CPI再创新高的消息并没有让股市重新涨起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后不久,美国劳工部也公布了美国的物价指数,美国11月CPI升0.8%远超10月的0.3%,为2005年9月以来最高涨幅。接着公布的欧盟及新兴市场的物价指数同样创10年新高。受此影响,欧美股市及亚洲股市跌声一遍,我国股市也未能幸免。

  同样是物价上涨的消息,为什么股市的反应却是此一时,彼一时?笔者认为,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处在不同阶段,对股市的作用不同。

  当通货膨胀处在初期时,企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幅度较小,只有个别行业的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情况。从总体上看,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销售良好,企业存货下降,公司盈利大幅上升,整个社会一遍繁荣景象。最重要的是,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尚无足够警觉,货币政策不会发生变化。此时股市价格将不断上涨,出现牛市典型特征。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及股市的表现基本如此,尤其是2007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优异。因此,股市上涨也属于情理之中。今年11月份之前的股市都属于此类情形。

  可惜花无百日红。当产品的出厂价格涨幅加快,涨价范围扩大,多数行业的产品出现涨价行为时,整个社会的物价指数涨幅就将超过中央银行的忍耐范围(一般为3%至5%左右)。物价出现螺旋式上升,尤其是物价上涨超出市场预期时,中央银行便开始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股市便会出现逆转。通货膨胀本身对股市是正面的刺激因素,但通货膨胀的恶化所带来的金融紧缩却成了牛市的真正杀手。

  总之,当通货膨胀处在初期时,股市将处在牛市巅峰,而当通货膨胀恶化时,股市将先于物价下降而下跌。

  笔者认为,11月CPI已超出了市场预期,尤值关注的是社会公众普遍有了通货膨胀预期,这是当前股市的不祥之兆。

  当然,股市不仅被动地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本身对通货膨胀也产生作用。通常是股市先上涨,而后在6-12个月后就会出现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涨后,这些泡沫会向其它领域扩散,原因是资产价格膨胀导致社会虚拟财富大量增加,相当于中央银行投放了大量货币,导致CPI走高。而这种泡沫的转移又具有突发性及跳跃性,就像现在肉价的突然走高且价格涨幅巨大一样,而且一旦发生再控制就难了。可以说,股市、楼市的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元凶。

  在相当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股市和楼市的价格上涨放大了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这与当前一个十分流行的观点是向左的,该流行观点认为,股市上涨吸收了多余的流动性,如果控制股市的上涨,这些资金就会冲进楼市,房价将涨得更加迅猛。该观点的错误在于,它将社会的货币总量简单地认为是一个定量,而没有考虑到货币可以通过经济活动内生出来。股市上涨可以内生出货币,房价上涨同样可以。因此,希望通过股市上涨来缓解通胀的想法无异于南辕北辙。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