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历史过热时期相比,当前经济的诸多指标并未显示出明显过热迹象。真正值得忧虑的是,可能出现的泡沫经济及其导致的对民生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凡经济崛起的国家,没有一个能够完全避免泡沫,泡沫有危害亦有机遇,也有不同类型,调控之策不能只用“打压”一条,而要系统治理。
⊙赵晓
2007年的中国经济,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增长速度极高,且效益不断攀升,地区和产业结构改善、居民收入增长进而带动消费增长等。但毋庸讳言,中国经济也正进入更加艰难的经济结构升级与改革升级的转型期,面对许多新的挑战。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在全球主流媒体一改唱衰中国老调转而一齐唱“盛”中国、大多看好中国崛起之时,更需要格外注意。
君不见,当年苏联是在风头最劲时一朝失利的;日本是在经济总量大幅追赶美国时泡沫突然崩盘的;而包括香港在内的亚太地区,在被认为即将进入一个替代欧美的“亚太时代”之前,迎来的先是不期而遇的“亚洲金融危机”。
从这样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我们必须保持谨慎心态,如履薄冰,前瞻、智慧、妥善地去应对新的挑战,继续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以上三段话,可以表征笔者对中共十七大、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最新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政策的总体解读。众所周知,在新的经济部署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2008年中国经济走势的基调;防止经济增长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则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货币政策正式从“稳健”转为“从紧”;此外,重视民生亦成为经济工作的重点。
上述部署其实就是七个字,“防热防胀重民生”。一方面要防止经济由快转热,着重于“好”,另一方面要注重经济增长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即民生。此两者的结合,正分别暗合新一届班子上任以来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构建目标。
那么,中国经济是否真的过热了呢?未必。从当前情况看,尽管经济增长率11.5%,但投资增速是26%,与历史上过热时期的劲超40%(1992)乃至60%(1993)不可同日而语;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尽管面临前所未有的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但在实施了各种对冲办法之后,实际增长18.5%,相当于GDP增速的1.6倍,而历史上过热时期往往在是2倍以上甚至接近3倍的水平;物价虽然上升较快,但以全年11.5%的增长率,对应的物价上升水平为5%,这在改革开放后任何一个过热时期(如1994年CPI曾到达24%的历史高位)都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笔者以为,与历史过热时期相比,当前经济的诸多指标并未显示出明显过热迹象。对于最能表征经济过热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标,笔者有四点看法。
其一,从过去几个月的运行来看,物价已渐趋平稳,由于商品抢购事件未曾发生,因此最危险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其二,由于需求并未“失控”,因此本轮物价上涨更多应该是来自于供给的短缺特别是猪肉及其相关食品价格的上升,由于农产品供求变化呈“蛛网模型”,其涨价后的供应增长通常会在下一周期显示,因此,估计2008年价格将会逐渐走稳。其三,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内在增长动力强劲的时期,物价波动(上升)有利于结构调整,特别是加强农业、能源、原材料等本来就需要强化的产业。所以,还应看到物价上升积极的一面,不可避免的一面。其四,政府和民间有必要接受一个新的、也许更加合理的,幅度在4%至5%的均衡物价水平。如果能够认同以上四点,那么显然,物价的忧虑也并不是最大的。
那么,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什么呢?政府防热防胀重民生的真正依据何在呢?笔者以为,是在对可能出现的泡沫经济及其导致的民生负面影响的考虑上。国际经验显示,高增长、低通胀以及汇率升值的宏观环境从来都是滋生资产价格泡沫的温床。过去100 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也包括香港)资产价格大幅攀升的时期,通常都是经济周期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阶段。而中国大陆愈演愈烈的流动性过剩的情形,今年以来涨势更加凶猛的楼市以及市盈率迅速膨胀的股市,无不显示出中国可能步历史上其他国家的后尘,在高增长、低通胀的环境下,一不小心陷入泡沫经济的泥潭。
笔者注意到,近期几乎所有主张防热防胀的经济学者都会提到日本泡沫崩溃的前车之鉴。如此注重借鉴他国经济教训,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精神显然值得尊敬。然而,宏观调控除了善于“打移动靶”,走在形势变化的前头外,还需要高度的智慧,才能保证调控取得预期成效。比如,在对待泡沫的问题上,至少要认识到,第一,泡沫不可能完全避免。泡沫源自人性的贪婪,所以总是要令资产价格涨过头(投资者谓之钟摆总是摆过头)。因为贪婪的人性,历史上凡经济崛起的国家,没有一个能够完全避免泡沫,中国也不会例外。这意味着宏观调控不可将目标定为“无泡沫”。第二,泡沫如同感冒,不同的感冒,危害完全不同,处方也完全不同。政府必须意识到,并非所有泡沫都是“日本型泡沫”,泡沫也并非全是坏处,没有机遇。
假如泡沫不可避免,泡沫有危害亦有机遇,同时泡沫有不同类型。那么,调控之策就不能只用“打压”一条,而要系统治理。其中关键点有三:一、如果泡沫不可避免,宁要股市泡沫不要楼市泡沫;二、要设法利用泡沫推进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三、要在泡沫时期减持国有股并以此基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四、坚决防止银行进入股市、防范银行风险。笔者以为,做到上述四条,而不是简单地紧缩总量以及调控楼市打压股市,才能最好地达到“防热防胀”的效果。
除此之外,政府要果断推进中国土地的产权制度变革,以类似于供应革命的方式来舒缓当前的楼市困境,增进民生。中国革命的成功来自于将土地收归农民的“土改”,改革开放的成功来自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改革,现在需要更进一步。中国当前工业化、城市化突飞猛进,然而因为土地的政府垄断,农民和市民无法充分享用发展成果,成为和谐社会的最大疮疤。基于此,能够将“防热防胀重民生”一肩挑,既消“热胀”,又消“疮疤”的最佳良药莫过于启动“第三次土地革命”:确立土地现代产权制度。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