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改善民生成为不能讨价还价的大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5日 10:4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本报评论员 刘文宁 关键问题在于,某些官员对“把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认识不足,却热衷于把钱优先投入到能迅速拉动GDP、给政绩增光添彩的“形象工程”上,投入到盖大楼、换豪车、公款吃喝、四处观光上,而不肯补贴公共医疗、义务教育、廉租房建设及公共服务,如此,所有改善民生的努力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和谐社会、宜居城市、幸福指数,这些字眼离普通人的柴米油盐似乎有些远,老百姓感受和谐、宜居与幸福,大多借助于自己的日子有多少实实在在的改善。比如能不能找到满意工作,挣的钱够不够花、有多少节余,会不会为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发愁,政府收的税费多不多,公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是不是越来越周到,等等。 改善民生的话题一年来很热。从3月的两会到10月的党的十七大,免除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完善高校贫困学子资助政策体系,2亿多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纳入“全民医保”,援助“零就业家庭”,连续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加大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廉租房、经适房建设力度,推行低价公交,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图景正在一步步展现。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中,改善民生的成效如何是重要的检验标尺之一。有专家指出,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着力点,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足见改善民生绝非权宜之计。 然而必须看到,个别地方改善民生的思路尚不清,动作迟缓。停留于会议、文件上的多,见诸行动的少;迟疑观望、左顾右盼的多,雷厉风行、敢为人先的少;一味强调困难、强调没钱的多,主动找出路、想对策的少;对“老大难”问题畏手畏脚、不知如何下手的多,知难而进、锐意攻坚的少。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一些官员对“把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不足,却热衷于把钱优先投入到能迅速拉动GDP、给政绩增光添彩的“形象工程”上,投入到盖大楼、换豪车、公款吃喝、四处观光上,而不肯补贴公共医疗、义务教育、廉租房建设及公共服务,如此,所有改善民生的努力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让官员意识到“民生为大”,除了教育引导,根本的是让官员的政绩评价与民生福利“挂钩”。可以设想,当职工薪酬的增长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列入政府及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后,官员还会对“只涨利润不涨工资”、“只涨老板不涨工人”的状况熟视无睹吗?当官员的评价考核机制中,公众意见所占权重越来越大,对于改善百姓衣食住行,官员还会“王顾左右而言它”吗? 改善民生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要在增量上做文章,该花的钱要花,历史欠账要还。且有一点必须明确,对公共服务的投入,要算民生大账,算长远发展的账,算对全局影响的账。北京的低价公交、长春“赔本”开设通宵公交赢得一片赞誉,即是明证。 “穷财政”不是放弃改善民生的理由。如果给百姓盖廉租房、经适房时说没钱,而政府机关的豪华办公楼却一幢幢拔地而起,那是钱的问题还是观念问题?所以,必须从财政预算开始,把不必要的行政成本压下来,把改善民生的“盘子”做进去,而不能事后以“财政没钱”推脱责任。 当然,改善民生并非投资即万事大吉。如果制度安排不够科学、周密,好心办坏事、花了钱反招抱怨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深圳推行公交降价行动,由于方案设计有误,导致部分线路票价不降反升,类似教训应该吸取。改善民生考验着管理者的决策智慧,必须学会按科学规律办事,多听听百姓的意见———因为他们才是最权威的“裁判”。 改善民生并非修修补补,制度创新至关重要。要把不利于改善民生的政策纠正过来,把多年缺失的保障民生制度健全起来。比如,医保制度如何体现公益性?廉租房、经适房如何真正惠及困难群体?保障公民财产权益的各项制度如何在更多地方落地生根?诸如此类都需要新思路、新制度。 “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许多事情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去解决,就没有理由。”这是一位市委书记的话,期待它能尽快成为广大官员的共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