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央行的圣诞礼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02:55 第一财经日报

  傅勇

  就在西方主要国家央行提前送出它们的圣诞礼物,即通过减息来向动荡的全球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的时候,中国央行也打开了自己的圣诞袜子,即再次加息以稳定老百姓对通胀的情绪。

  昨天18点,央行在自己网站上公布了年内第六次加息的消息: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至4.14%,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至7.47%。

  除了延续不对称加息,缩小银行存贷利差外,此次加息还有两个特点。其一,存款利率的结构性调整。一年期内存款利率上浮较大,其中,三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45个百分点,六个月期存款利率上调0.36个百分点,相反,活期存款利率小幅下调0.09个百分点。这种富有匠心的安排,固然是为了弥补资金的通胀成本,也出于增加银行资金稳定性的考量。

  这是一种巧妙政策呼应。加息有助于把流动性吸收进银行系统,此前准备金率的大幅上调将彰显出更大效力。

  其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这是对中低收入家庭的照顾,也体现了央行对第二套房贷新政的信心:在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的同时,并不打压老百姓正常的购房需求。

  此番加息,多少有些出其不意。因为,从时间上推断,央行在已经知道11月份CPI将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在本月8日选择大幅提升存款准备金率而非加息。由此,市场的部分预期是,年底加息可能没戏了。

  对此,笔者认为,这其中或隐含着如下几点耐人寻味的信息:

  首先,此番加息表明,央行此前有关通胀的忧虑和警示已取得决策层的完全认可。这意味着,治理过热和通胀将变成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央行的一己之任,货币政策将不再独舞。

  其次,宏观政策的矛头越来越指向资产价格,尤其是房价。有迹象表明,美国次贷危机对政府各部门的冲击正在强化。为抑制房地产市场的风险,央行和政府或将不遗余力。这在最近的房市新政中可见一斑。在决策者看来,控制房价疯长,不仅是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的需要,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着力点。

  再次,明年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或将加快。加息是对升值的配合。主要货币的升值历史表明,在本币升值期,保持货币环境的紧缩对抑制资产价格泡沫至关重要。这是日元和马克升值留给我们的主要经验之一。

  另外,此番加息表明,国内外广泛担忧的中美利差的收窄并没有对中国货币政策造成太大的牵制。实际上,只要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控制资产价格,就能够限制国际资本的流入。毕竟,国际资本流入后,主要将潜伏在资产部门兴风作浪,而不是简单地存在银行等待升值和获取利息。

  最后,一种未雨绸缪的猜想是,作为一个过多依赖外部需求的国家,次贷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增长拐点的出现,正在增大中国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现在加息,有助于扩充未来减息刺激有效需求的货币政策空间。

  在某些人看来,此番加息或存有争议,但从民生和抑制风险的角度看,这将是中国央行的圣诞礼物。证明这一点或不需要太久的时间。(作者供职于央行上海总部,文章为个人观点)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