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家油储中心成立后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14:44 国际先驱导报

  先驱评论: 国家油储中心成立后的思考

  【作者】薛力

  一年之内全部建成,摆在国家石油储备中心面前的任务既光荣又艰巨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12月18日,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宣告成立,中心下属的大连、黄岛、镇海、舟山4个石油储备基地于2008年底全部建成后,总储备能力为1600万立方米,可以满足16天的需求。建立石油储备是应对突发事件、防范石油供给风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该中心是中国石油储备管理体系中的执行层,行使出资人权利,负责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和管理,承担战略石油储备收储、轮换和动用任务,监测国内外石油市场供求变化。作为能源问题的研究者,笔者认为中心成立后,与此相关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因素不得不引起重视。

  首先,镇海石油储备基地已建成并在注油,那么在目前高油价的情形下注油是否适当?笔者认为,在4个基地建成后应该尽快注满,而不宜简单套用“5至10年注满”的惯例。

  国际能源机构要求成员必须建立相当于90天的石油储备,而中国4个基地的储油能力有限,只有在注满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战略石油储备的应有作用。世界已经进入高油价时代,油价下落的可能性较小,很可能会继续上涨。美日在80年代并没有因为高油价(实际油价与现在相近)而停止战略储备的建立,原因在于建立战略储备过程中,油价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当然,为合理降低成本,中国石油公司在海外所产原油可优先成为储备对象。

  其次,认为“石油在中国能源中所占比重不大,只需少量战略储备”的观点值得商榷。石油消费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刚性,难以被其他能源替代。

  全国石油系统内部商用石油储备为21天,加上4个基地的储量,总计储备能力为37天用量,远远低于国际能源机构对成员要求的90天储备量。储备中心应尽早开始第二阶段战略储备基地建设,争取2015年乃至更早将总储备能力提高到90天。

  国家发改委9月份表述“2020年达到90天储备量”的时间表可能偏于保守。应该说,现在中国建设储备基地资金不是问题。美元处于贬值期,中国大量外汇储备与其购买收益菲薄的美国国债,不如抽出零头建立战略石油储备。

  第三,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所占份额的世界平均水平为36%,中国为21%。乍看中国还可大力提高石油消费比重。但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石油又是较容易产生污染的能源。几天前刚刚面世的“巴厘岛路线图”勾划出“后京都时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中国可能要面对严峻的减排任务。

  为此,在减少煤炭消费以调整能源结构时,中国似乎不宜大力发展石油消费,而应该大力发展较为干净的能源——天然气或清洁能源——核能。这方面韩国、日本、法国都是中国的参照系。根据欧日的经验,应对石油挑战的可行方法至少有三个:大力降低能源强度、发展高效节能技术、收取高额能源消费税。

  总之,国家石油储备中心的成立值得额手称庆,但摆在其面前的任务既光荣又艰巨。(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