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次贷危机:不会持久的技术性衰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杨冰格林斯潘大胆预言,2008年美国经济衰退概率达到50%之后,市场紧张情绪加重,年底通胀压力又在走高,所以国际五大央行联合注资的前景并不被看好,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加的前景似难挽回。

  但是,新西兰财长库伦却表示:“任何一次美国经济衰退均不会深化或持久。”目前美国可能仅仅是“技术性经济衰退”,这实际上指出美国目前遭遇的困境是有限的,或者说美国经济可能会在不久即快速转好。

  所谓“技术性经济衰退”的意义十分明显,特别是在美国经济富有弹性、实体经济指标总体良好的情况下,“技术性经济衰退”就单指金融经济动荡对总体经济的拖累,仍然延续了金融经济风险提升不在实体经济的层面这一逻辑,而且其言外之意与股市的技术调整相类似,这样的技术调整应该是正常的。

  果真如此的话,五大央行联合注资对市场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欧盟央行行长特里谢曾表示:“金融经济风险提升不在实体经济的层面上。”实际上指出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已存在显著的裂痕,挽救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即是需要接合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裂痕。新西兰财长库伦提出的“技术性经济衰退”也支持这一逻辑。这样就不难理解美联储或行将终止降息政策,以及顽固坚持利率不变的欧盟央行的态度,这些都反映出央行谨慎与市场预期反应过度之间的巨大反差。

  为什么各国央行如此谨慎沉稳,而市场预期却如此反映过度呢?根源大概还在于市场对央行“政策补贴”的依赖根深蒂固。这种从格林斯潘时代延续下来的传统依赖,显然目前还无法快速改变。

  在市场预期与央行举措之间存在明显差距的情况下,市场与央行的博弈就无可回避,正如英国央行行长金恩所言:“大银行流动资金充裕,但问题是这些银行不愿借出资金。”这种官方态度,无疑是对市场反映过度的警告甚至是批评,这实际反映出目前金融市场动荡的真实内在机理。

  所以,央行联合注资行动,更像是央行安抚市场过度反应的底线,甚至美联储绕过国内金融市场直接向美国以外注入流动性,对本土金融机构就更具有警诫的意味,市场再冀望央行的“政策补贴”恐怕已经不合实际。

  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已接近半年,危及之初对美国经济的打压最甚,但现在我们却看到危机最终扩散至全球市场,如果再算上西班牙房市剧降和英国房市下跌,就可以发现次贷危机在美国本土以外冲击最大的还是欧盟,没有欧元在次贷危机之后的剧烈上涨,或许欧盟经济增长更加坚实稳固,但面对国际原油等能源资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欧盟别无选择,只能任由欧元升值来缓和这些冲击,可见世界经济失衡的主要矛盾仍然在欧美之间。

  那么我们理解次贷危机带来的“技术性经济衰退”就有了很好的注脚,格林斯潘也明确表示,次贷危机是“注定会发生”的。正如他对泡沫的评价一样,一个又一个的泡沫剂是必然的也有其好处,美国经济富有弹性本身,正是历史危机冲刷的结果。虽然“任何一次美国经济衰退均不会深化或持久”的说法过于武断,但我们还是能够从中理解美国经济的真实内在机理。(作者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教授)


杨冰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