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凭什么教育消费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5日 21:02 华夏时报

  毕诗成

  日前,国内多家银行开通了跨行通存通兑新业务。但这项原本应该快捷、便民的服务却因为高收费而受到公众冷遇。作为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之一的工商银行,就收费问题作出回应。该行一位副行长表示,中国消费者对于适应跨行通兑的这项业务,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中国大部分金融消费者,长期以来是一直免费享受金融服务,这是一种传统的习惯。因此我觉得广大消费者需要不断地接受这样一个新的要求。”

  中国储户真的在免费享受金融服务吗?银行巨头让消费者“改变金融消费的习惯”,但改变习惯的充要条件在哪里,具备吗?

  消费者过去是在银行白白地享受免费服务吗?按照最基本的认识,消费者把钱存到银行也好,到银行贷款也好,银行正是通过这种资金进进出出的流动,通过放贷、投资等行为而获得利润的。这本身属于一个商业关系的范畴,银行从中已经获得了资金利润。用表面的免费掩盖银行经营本质上的获利行为,难道大家去那里存钱、贷款,是在接受银行的施舍吗?

  当记者问及收费标准是否有可能降低时,该行负责新闻的有关人士未置可否,只说:“凡事有规矩,收费按规矩办。”那么,在“按规矩收费”之前,有没有“按规矩服务”呢?国有

商业银行单单是服务态度、排队时间、便利措施等已屡屡引起消费者的不满。

  几大国有银行若执意用偷换概念的手法对消费者进行所谓“改变金融消费习惯”的观念教育,只能让消费者更加寒心,让自己更加孤立——这样的偏见与傲慢,哪里是面对现实问题的态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