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对通胀首先要面对现实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2日 11:53 南方日报
李华芳 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CPI已创下11年来新高。同时,原材料等价格的上涨,甚至导致珠三角上千家企业因为成本过高而倒闭。由此再争论中国经济是不是已经处于通货膨胀阶段,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国家统计局的专家表示当前CPI只是结构性上涨,而不是全局性的。按照中国目前的CPI构成,食品类占大头。而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民以食为天”比任何其他情形都来得真实可信。就像一个人生病,不能用结构性生病来描述一样,通胀就是通胀,“结构性”的论调并不能否定CPI上涨过快已经影响全局的现实。 如果不能正视这一现实,恐怕就会错失调控的良机。应对通胀,首先必须了解通胀,正视通胀的存在,通过分析原因,争取对症下药。如果躲着捂着,等到经济发烧,再来下所谓的猛药,这样做更大的可能是导致经济硬着陆,形成大起大落,不利于平稳发展,也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更多损失。 目前的CPI上涨有多种原因。以涨幅较高的猪肉作为典型,“猪年吃不起猪肉”的成因有“因蓝耳病造成供给减少说”,“饲料价格上涨造成成本推动说”,甚至还有“农民投机性养猪造成价格上涨说”等等。虽然猪肉价格上涨确实不能排除上述原因,但问题在于市场上物品的普遍价格都在上涨,不可能都是由于这些局部性的原因。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曾经说过,所有的通胀问题都是货币问题。通俗而言就是市场上普遍的价格上涨,最根本的原因是货币发得太多了。因为货币本身需要对应购买力,也就是说一定量的货币对应一篮子的商品和服务。假定原来100单位货币就能购买一篮子商品和服务,在其他条件改变不大的情况下,政府又多发了100单位货币,现在虽然有200单位货币,但一篮子的商品和服务并没有增加,导致现在一篮子商品和服务需要200单位货币了,这就形成了通货膨胀。 按照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的分析,目前的通胀率有60%至70%是货币因素推动,总的通胀变化要看货币供给情况。根据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7.1%,而到了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47%。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1月份的数据,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依旧高达18.45%。而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4.80万亿元,同比增长21.67%。与此同时,人民币贷款增长17.03%。以上货币供应量增长的数据已经连续10个月超过年初设定的增长目标,并且货币供应量没有显著减慢的迹象,因此抑制通胀还需收紧货币供给。 央行近日决定进一步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即是对上述逻辑的明证。而此前央行力主的小幅加息的做法,是较为谨慎但也可能是较为稳妥的处理方法。政策要发挥效力需要一段时间,现在出现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减缓,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央行行长周小川12月5日也表示要避免“超调”,也就是说,如果迫于各方面的压力,选择加大加息升值幅度,下猛药降温,政策的时滞效应可能要等到经济趋缓时才发生作用,如此不啻于雪上加霜,带来经济大起大落的风险。 不少建议认为在当前不改变利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汇率来缓解通胀压力,这固然是一条出路,但归根结底要减少货币供应量。要做到这一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可或缺,这或许是比短期内调控通胀更重要的。同时应着眼长远,辅以进一步放开投资渠道,例如进一步打开农村金融服务以及公共设施提供等的大门,或有助于在将来减少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