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何看待外国政府在华发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 07:0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杨涛

  ●有利解决国际金融结构失衡

  ●避免资本流动造成国家损失

  ●提高本币地位规范资本市场

  ●适当缓解外汇储备管理压力

  日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中国正在研究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政府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以提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按照惯例,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债券分为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前者是指某国借款人在本国以外的某国发行的、以当地货币为面值的债券,后者是借款人在本国以外市场发行的,以第三国的货币为面值的债券。例如,扬基债券是非美国主体在美国市场上发行的美元债券,武士债券是非日本主体在日本市场上发行的日元债券。

  外国政府在我国发行人民币债券,指的是外国债券中的主权债券,这是前所未有的尝试。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

开发银行首次在国内发行了名为“
熊猫
债券”的人民币债券,此后外国债券的发展始终进展缓慢。(当然,与经济大国的地位相比,我国还只能算是金融小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是走向金融深化的必经环节。一旦开放外国主权债市场,可以说是融入金融全球化的重要步骤,但由此也需要充分考虑其带来的机遇和风险。

  从正面角度来看,开放外国主权债市场有五方面的作用。

  第一,为解决国际经济金融结构失衡提供新思路。近十几年来,国际资本流动呈一种怪圈,即资本从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流向发展中国家,通过持有美元资产和购买美国国债等渠道,资金又从发展中国家流回发达国家。这种现象在亚洲地区尤其明显。亚洲国家(除日本)发行主权债规模较小,而且亚洲债券市场整体落后,也很少有外国主权债券在此发行。我国推进这一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整体上推进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为亚洲应对金融资产匮乏提供了新思路。

  第二,避免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国家利益损失。现有格局下,我国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地位有些得不偿失,也就是以较高回报引入境外过剩资本(直接投资),最终又以买美国国债等低回报形式把过剩资本(金融投资)流回美国。允许外国政府发行人民币债券,如果规定筹集资金用于国内直接投资,则可适度对冲上述怪圈的影响。

  第三,可促使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外国政府发行人民币债券,意味着对人民币地位的认可,以及愿意用人民币配置资产,这也是人民币走向强势货币的前提条件。另外,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贸易往来的不断增加,人民币将有条件扮演“国际货币”的角色,对于与中国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来说,可以直接利用发行人民币债券筹集的资金弥补贸易逆差,为其国际收支管理提供便利。另一方面,随着各国对人民币债券的熟悉增加,我国亦可扩大在外发行人民币主权债,以高额外汇储备和

人民币升值预期为依托,为资本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做好准备。

  第四,可以促进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外国政府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将成为国内债券市场的重要交易品种。交易规则需更符合国际惯例,也促使交易所或银行间市场被纳入国际主权债分析的视野,从而逐步走向统一和规范。另外,这也能促进利率市场化与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完善,增强与海外债券产品的接轨。

  第五,可以适当缓解外汇储备管理压力。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吸引下,许多有国外政府背景的资金通过合法或非法方式进入我国,投资于人民币资产,间接造成外汇储备压力。长远看,如果允许某些国家政府发行人民币债,或许可以绕过结汇环节,使其直接获得人民币资金,用于投资需求,从而减少外汇对冲和管理成本。

  从负面角度来看,开放外国主权债市场也有三方面问题需注意:

  第一,从外国主权债筹集资金使用来看,如果不加以合理规定,可能会加剧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 

  第二,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能使发行规模受限。

  第三,主权债券并非全无风险,在国内债券评级水平还普遍落后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自己的评级标准,是否全盘接受国际评级机构的判断,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之,开放外国主权债市场是一件大事,从长远来看顺应了金融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大趋势,但也要充分考虑其负面影响,做到未雨绸缪。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