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发静:解读贸易摩擦的自身因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 13:20 浙江市场导报

  作者:何颖

  黄发静:温州日丰打火机(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以下内容为黄发静在2007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大讲堂杭州站的演讲。

  他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告诉大家,自主创新,提升实力和善用规则,是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最好的对策。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就成为全球受到反倾销贸易壁垒最多的国家,许多产业受到了贸易摩擦的冲击,官司不断。

  目前面临国际贸易形势,我们需要冷静的反思,尽管有一些案例带有明显的保护色彩,但是“冰冻一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和反思发现,引发贸易摩擦的因素也应该有来自于自身的诸多问题。

  第一、行业自律不够,

知识产权意识单薄。长期以来中国许多产业行业自律不够,一些恶性的竞争也存在,部分企业知识产权淡薄。为了争取市场,不是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入手,而是最简单的价格仗,逼得好企业好产品也随波逐流,甚至有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取偷工减料或者侵犯劳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在对外贸易运行当中,个别企业法制观念淡薄。中国的企业在出口贸易运作当中,个别企业在一些不法外商授意下,向海关虚报价格,这些现象也是导致他国频频向我们提起反倾销调查的因素之一。

  第三、价廉物美的传统观念必须改变。一直以来,中国出口产品多品种,因为价廉物美的优势而占领国际市场,往往在一定的状况下极易变成国际贸易摩擦的劣势,打火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今后国际贸易运作当中,我们出口产品应该走上价好物美之路,避免和减少因低价格引发的贸易纠纷。

  第四、政府应区域性和行业性政策调控,改变那种把行业做得越大越好的传统固守观念。有些商品是像洪水一样涌入他国市场,价格极低,难怪一些国际上不友好人士称我们经济恐怖主义。市场像一个

蛋糕,抢的人太多会产生激烈的拼斗,这种状况会导致市场失去应有的秩序和相对的平衡。

  第五、企业应该关注与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化体系。作为发展中国家,尽管我们的制造技术水平与欧盟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出口产品质量,尤其是产品的安全质量及环保指标可以不符合国际标准或者进口国国家的标准。所以注重品牌、建立品牌时,应该同时重视企业的标准化制订,尽快融入国际标准化体系。

  第六、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不够,员工权益需要维护和完善。中国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应该逐步持续提高员工的工资薪金,充分体现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的合理性,扭转出口商品走出低价格怪圈。国民的收入多了,从而拉动内需的增长,以此减少国民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出口的状况。

  自主创新,提升实力,利用规则是应付国际贸易最好的对策。所有的竞争其核心内容就是一个实力的较量。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