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邱林:高油价驱动的通胀才刚开始发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10:59 新浪财经
邱 林 “虽然近期难以爆发全面通胀,但通胀风险正日益加剧,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面临结构性价格调整和持续的价格上涨压力。结构性价格上涨是原材料、能源等的相对价格调整。在未来一个时期,能源价格改革、国际能源价格持续攀升的压力依然存在。”记者注意到,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07-2008)”上,经济快速增长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仍是专家谈论的焦点,尽管视角不同,但出席专家基本对上述观点上达成了共识。(11月29日《上海证券报》) 观察近期国际原油价格的暴涨,我们发现,这不仅引发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以及煤炭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连番上涨,还引发了几乎所有商品的上涨,进而是粮食价格的上涨。因此,国际油价一旦100美元/桶,并持续增长,由其带动的连锁通胀也将持续升温。然而,于目前油价上涨是否会引发国内的通胀压力仍然众说纷纭。有关专家认为,虽然油价创下了历史高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强劲,油价上涨并没有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要引发严重的通膨,目前国内的通胀率仍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对于高油价是否驱动通胀,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说不一,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情况却并不乐观。因为原油价格暴涨带来的影响远未结束,反而才刚刚开始,并且通胀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而这种趋势还可能继续蔓延。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桶,并在10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长期运行,将极有可能改变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因此,高油价驱动国内通胀才刚开始的说法一点不过分。 此前,中国社科院在2007年经济形势预测秋季报告指出,当前经济中已经存在着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由于原油等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迟早会在下游产品中体现出来,从而推动CPI的升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今年以来,我国CPI在食品类、能源类、居住类价格上涨的带动下逐月攀升,从1月的2.2%上升至8月和10月的6.5%。与此同时,全国零售价格指数也由1月的1.8%增长到10月的5.1%。 我们知道,通胀的产生源于需求拉动、成本推升、需求与成本这两个因素共同的叠加影响与交错推拉,以及公众的预期效应影响,其直接的表现是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资产。而在我国,上述因素几乎都占据了,处于快速增长周期之中的经济与收入增长引发有效需求增加,与不断增长的成本因素、公众对经济、收入增长的进一步预期,以及资金的流动性过剩相互交织,合力成为物价上涨的共同促动因素。 尽管从目前来看,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之后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偏小,物价上涨更多是结构性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短时期内不会出现全面的、大幅度恶性的通货膨胀。但是高油价带动的结构性物价上涨可能会拉大社会收入差距,加剧社会分配不公,同时增加低收入阶层生活困难等。而作为基本原材料的原油其价格的涨升无疑将向下游传导,最终传导至居民消费与基础服务层面。例如交通运输业是耗油大户,其石油消费量仅次于工业,油价的大幅上涨,将导致交通运输业单位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毕竟,高油价带来必然是负面作用,因为它对企业和个人而言就像一项额外的税收。若油价继续无止境地上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受到很大的拖累。进一步说,油价还将加大我国保证能源安全的压力。由于我国的能源消耗量增加已是必然,我国近年加大从全球市场获取能源及资源已是既定的战略。同时,高油价还使得我国要为保证能源安全付出额外的“中国溢价”。 其实,我国连续多年高于平均水准的经济增长,已造成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类商品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加上能源与原料价格高涨,特别是油价的上涨可能增加通胀风险,政府有关决策部门须对此保持警戒。高油价已成为目前通胀指标中一个很重要的数据,虽然目前油价在94至99美元/桶徘徊,但未来油价的总体趋势是上涨的。因此,通胀压力逐渐加大也是十分可能的。从这一点上分析,由高油价引发的通胀风险一直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风险之一。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