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不可驾驭的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5日 13:53 经济观察报

  许小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金融学教授

  日前的成品油法定价格上调,标志着长期为人们所诟病的价格管制出现了松动。管理层是否将以此为契机,推动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尚有待观察,对于“驾驭市场”的习惯性思维而言,市场无疑已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我国的原油消耗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迅速上升,十年前原油基本可以自给,今天所需的一半依靠进口。当国际原油价格从2003年的约30美元一桶急剧上涨到接近100美元时,能源安全自然引起人们的忧虑。

  依照市场规律,成品油价格应随

原油价格上涨。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性,指导企业和个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价格管制破坏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扭曲了价格信号,误导企业与个人,鼓励了稀缺资源的滥用和与浪费。

  价格信号扭曲的后果可以是严重的。根据经合组织的估计,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2003年单位GDP能耗我国是日本的8倍,是美国的4倍、韩国的2.5倍、印度的1.5倍。在当前的经济景气周期中,高耗能的重型制造业项目大量上马,低耗能的服务业比重下滑,我国经济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可能进一步恶化。包括成品油在内的能源价格管制已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障碍,并造成环境的加速破坏。

  管制价格和驾驭市场的试图之所以不可取,不仅因为市场自有其功能,而且因为市场是不可驾驭的,成品油行政定价的失败就是明证。

  市场的强大在于激励协调,而驾驭市场的困难也正来自于激励的不协调。市场上的自由交易都是自愿的,自愿说明交易的互利性质,互利意味着交易双方的激励协调,利益的一致,保证交易的顺利完成。与自愿交易不同,政府驾驭市场的举措必然会伤害一些企业或个人的利益。面对成品油价格管制,理性的炼油企业会想方设法减少损失,例如降低产出和干脆停产,或者将成品油走私出口到价格较高的海外市场上,国内则遭受供应短缺之苦,四处油荒告急。

  凡政策与经济个体的利益相冲突,企业与个人必然会有应对之方,正是他们的策略调整与规避,使得政策失去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理性预期下的政策失效”,用通俗的话讲,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成品油提价后为何油荒继续?法定价格仍在市场均衡水平之下,提价虽缩小了炼厂的损失,也强化了进一步加价的预期,导致惜售现象更为严重。

  市场经济中,“下有对策”乃天经地义,无可指摘,也不必抱怨,政府应预见到“下有对策”,承认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考虑经济政策的制定。

  知道炼油厂会减产停产,为了在管住成品油价格的同时确保供应,政府需要拥有极强的执行能力,及时发现和惩罚故意减产厂家及走私犯。驾驭市场的问题恰好出在这里,有限的人力财力决定了政府不可能监控所有厂家,更为致命的是缺乏准确的信息。面对政府的检查,企业可以报称设备故障或检修,原油没有按时运到,炼油亏损发不出工资等等,政府无法核实哪些是真实原因,哪些仅为借口,当然也就无法处置违规者。政府这时会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完全控制成品油生产,要么放弃价格管制。

  实际上,政府的确掌握了石油行业的绝大部分资源,国有企业占有80%以上的成品油市场。即便如此,市场依然顽强地显示了自己的力量,不仅中小企业对过低的成品油价做出了符合自己利益的反应,就连政府绝对控股的石油巨头也呼吁提高价格。驾驭市场的主观愿望最终不得不让位于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如果在政府绝对主导的石油行业内,市场尚且无法驾驭,比成品油大得多而且政府控制力度弱得多的

房地产市场又怎么调控得了呢?更何况规模已超过经济总量的
股票
市场?

  和成品油市场一样,驾驭股市的问题也是利益的不一致。为了防止股价的大起大落,政府试图协调投资者的行动。市场低迷时发表社论,暂停上市,增发基金,全面营造利好;眼见泡沫膨胀就警示风险,指导减仓,惩办违规。投资者可以领会政府的意图,但绝不会步调一致听指挥。由利益驱使,政府唱多时他们蜂拥而入,唯恐落后,因为夺得先机者可以稳赚后来者的钱;政府看淡时也不可能有序撤退,而是争相逃命,因为慢一步就要被深度套牢。结果市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跌则已,一跌千点。防止大起大落的政策变成引发大起大落的原因,市场的辨证法就是这样的无情。

  若想驾驭“羊群效应”驱动的股市,政府就必须具有管住所有投资者的能力。协调几十家机构投资者或许不难,但对号称1亿的散户,政府却无可奈何。既然管不了,何必非要去管?何不听从古代先贤的告诫,“清静无为”以达到“无所不为”的境界?

  政府之对于市场,有如人类之对于自然。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飞速进步与生产力的巨大提高曾使人类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以“人定胜天”的豪情试图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自然。在付出了无数沉重的代价之后,人类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放弃了过去的无知与傲慢,开始保护自然,治理环境,修复生态。人不可能胜天,不仅因为人只是自然的一小部分,而且无论科技怎样发达,他也无法以有限的智力参透自然的无限奥妙。

  与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相同,政府不可能以有限的认知能力把握市场的无穷变化,更不可能以有限的执行能力驾驭宏大深厚的市场。对市场的敬畏是制定经济政策的前提,敬畏来自于对经济规律的尊重,而经济规律则代表着亿万市场参与者的根本利益。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